棋逢敌手

Friday, May 6, 2011

《论语·微子·荷蓧丈人》

我们今天来聊聊孔夫子曰。
这篇文章独中生不会陌生,毕竟是他们的课文必修题。
在我看来,不会很难,我选的练习题也是注明中国初中练习。
嗯,结论就是:你们应该没问题。



先来看看题目……
《荷蓧丈人》,题目就是说明一个人。
荷蓧(hèdiào),意思是肩负农具。
丈人在古代是对年纪大的人的尊称,现在丈人也等于岳父。
根据浙江温岭中学教案的分析:
此文以人的特征来命题,可以推知“丈人”是个不平凡者,肯定有学问。
但因是“荷蓧”,所以可以推知是一个隐士。



然后来看今天的重点啦!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
子曰:“隐者也。”
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子路曰:
“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译文
子路跟随孔子出行,落在后面,遇上一个老人,用拐杖扛着除草器具。
子路问他道:“您看见我的老师吗?”
老人说:“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是(你的)老师?”
(说着)把他的拐杖插在地上,就去锄地。
子路拱着手站在那里。
老人留子路(到他家里)过夜,杀了鸡、做了黍米饭给他吃,(并且)让他的两个儿子拜见子路。
  
第二天,子路走了,(赶上孔子,)把上面的情况告诉孔子。
孔子说:“(这)是个隐士呀!”
(便)叫子路转回去看他。
子路到达他家时,他已经出门去了。
  
子路(对他的两个儿子)说:
“不做官,是不合道理的。长幼之间的礼节,是不能废弃的;
君臣之间的正常关系,又怎么可以废弃呢?
想要保持自身的清洁(而隐居不仕),却破坏了君臣关系的准则。
君子出来做官,是做他应该做的事。
(至于)自己的政治主张不能推行,(那是)早就知道了。”


这篇《荷蓧丈人》也叫做《子路从而后》。
《论语》是怎样的一本著作我就不多说了。
不过为了方便等下写宗旨什么的,我还是说一点,毕竟《论语》的中心思想和这篇文章息息相关。
《荷蓧丈人》选自《论语 微子》。
《论语》共20篇,是孔子弟子及后学记录有关孔子言行的著作。
内容涉及政治主张、教育理论、论语观念、品德修养等,是有关孔子思想的重要著作。
《论语》是语录体,文字简练质朴,含义很深,也有描写比较生动具有文学价值的片断。
要强调的是政治主张、论语观念和儒家思想。

这个故事大概说孔子周游列国宣扬儒家思想的目的不怎么理想。
谁anti儒家思想的话大概可以学学里头的老人。
孔子的学生子路是出名单纯老实的,被老人讥讽到说不出话来[笑]
我们来看看完整故事来源解释呗!

据《史记·孔子世家》,子路遇荷蓧丈人一事发生在孔子离开叶返回蔡的途中。
这一年是鲁哀公五年(前490),孔子年六十二岁,离开鲁国已将近六年了。
在这六年当中,他先后到过卫、曹、宋、郑、陈、蔡等国,经历过许多困难,有几回险些被人杀死,但各国国君都不采用他的意见,所以有“道之不行”之叹。

孔子是反对隐居不仕的。
《论语》还记载了子路向长沮、桀溺问津一事,也发生在孔子去叶返蔡的途中,大约在上一件事前不久。
长沮、桀溺劝子路不要跟着孔子到处跑,最好跟他们一起隐居。
孔子知道这事后感慨地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简单来说,孔子反对隐居。



我们现在一句一句看翻译……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从:跟随。“从”后省略宾语“夫子”。
而:连词,所连接的前后两部分在语义上是逆转的,可译为“但”“却”。
后:用作动词,落在后边。
丈人:对老年人的敬称。
以:用。
杖:拐杖。
荷:扛。
蓧:古代除草用具,一说是竹器。
孔子周游列国是带着他的许多学生一起走的。
由于种种原因,曾多次彼此相失,例如经过匡地时颜渊落后,过郑时孔子一个人跑到外城东门,后来被子贡找到。
这一回是子路一人落后,遇到扛着除草用具的老人。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子:对人的敬称,可译为“您”。
夫子:先生,老师,这里指孔子。
乎:表疑问的语气助词,可译为“吗”。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四体:四肢。
勤:劳动。
五谷:稻、黍、稷、麦、菽等五种粮食作物。
分:辨别。
孰:疑问代词,谁。
为:是。
这是丈人责备子路的话,言其不事农业生产而从师远游,所以下面接着就说“孰为夫子”,表示了鄙夷不屑的态度。

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
植:插在地上。一说,植,通“置”,放下。
其:他的,代“丈人”。
而:顺承连词,可译为“就”。
芸:“耘”的假借字,除草。
拱:拱手。
立:站着。
而:连词,所连接的前一部分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或状态,对后一部分起着修饰作用。
子路看出这丈人是个隐者,所以表现出很尊敬的态度。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止:留。
宿:过夜。
为黍:做了黍米饭。
食:给……吃。
之:他,代子路。
见:使(让)……拜见。动词的使动用法。
其:他的,代“丈人”。
焉:语气助词。表叙述语气,不需译出。
这三句的主语“丈人”承前省略。
黍,在当时是比较稀少的,可见这是盛情的招待。
子路比孔子小九岁,这一年是五十三岁,比丈人的两个儿子肯定要大一些,所以丈人引二子来见子路。
这是为下文“长幼之节”一句张本。见,引见。

明日,子路行以告。
子曰:“隐者也。”
明日:第二天。
以告:把上述情况告诉孔子。
以:介词,把。后省宾语“之”,之代上文所记的情况。
“告”后省宾语“夫子”。
子:指孔子。
隐者:“者”字短语,隐居不仕的人,即隐士。
也:表肯定兼感叹的语气,可译为“啊”。这是一个判断句,省主语“丈人”。
完整的表述应为:“子路行,及孔子,以告”。“以告”,以丈人的言行告孔子。

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反:同“返”,返回去。
之:他,代文人。主语“子”承前省略。
至:指子路到了丈人家里。
则:表转折关系的连词,可译为“可是”“却”。
行:指丈人出门去了。
矣:了。
孔子认为丈人是隐者,想让子路去询问详情,也想知道他的想法。
丈人估计到子路会再来,所以有意避开他,看来也是个“避世之士”。

ok,在这里暂停一下。
这一段着重写荷蓧丈人的言行:他不赞成孔子积极参与现实政治的态度,所以讥笑子路;
他懂得长幼之节,所以“见其二子”于子路;
他力图逃避现实,以以估计到子路会再来便事先避开。
这样写,是为下面的议论做铺垫。
头昏眼花的去喝杯水或看些绿色植物再回来。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
仕:作官。
义:本义是“宜”,指正当的、恰当的,这里指合乎道理的。
无义:就是违背了做人的道理。
节:礼节。
废:废弃。
也:表判断语气。
子路说,不做官是不合道理的。
这是针对丈人消极避世的态度说的,跟下文“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对针。
“仕”,就是为君主效力;不仕,就是废掉了君臣的关系。
丈人“见其二子”于子路,说明他懂得长幼之间的关系;但丈人不愿出来做事,废掉了君臣关系;所以孔子用反问的语气以示深责。

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君臣之义:君臣之间的正常关系,主要指人臣应做他应该做的事。
如之何:固定结构,如何,怎么。
其:语气副词,加强反问语气。
之:它,代“君臣之义”。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洁其身:使自己身子干净,指丈人不肯在浊世做官,即洁身自好的意思。
洁:使……洁,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而:却。
乱:这里是破坏的意思。
大伦:指君臣之间的伦常关系。
孔子以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为五伦,认为这是不可改变的常道。
君臣为五伦之首,故称“大伦”。
荷蓧丈人为了保持自身清白,避开污浊的社会,不给国君做事,这就违反了常道,所以是“乱大伦”。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君子:有才德的人,暗指孔子。
之:用于主语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让它作全句的主语。
也:表句中停顿并起提示作用,可不译出。
行:做。
义:指应该做的事。
其:他,代“君子”。
也:表解释语气。
此句应与下句合解,是孔子的自白。
尽管他知道各国当政的人都不会采纳他的主张,但他仍要出来做事,按照君臣的大伦做他应该做的事。
“义”,这里指“君臣之义”。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道:指政治主张。
行:实行。
之:用于主语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让它作全句的宾语。
又为了强调它,把它提前,谓语“知”后用“之”复指。
之:它,代“道之不行”。
矣:表肯定语气。
第一层(“不仕无义”到“而乱大伦”):批评荷蓧丈人隐而不仕的行为。
第二层(“君子之仕也”到“已知之矣”):表明自己积极从政的态度。
孔子借荷蓧丈人不仕一事指出,积极从政就是行“君臣之义”,而逃避现实是不对的;
因此,尽管他在政治上经受过种种挫折,仍要以执着的态度实现他改革现实政治的愿望。
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态度是值得赞赏的。

总结
这章是借一件具体的事来阐明原则性的问题。
《荷蓧丈人》借荷蓧丈人“隐而不仕”的态度指出积极从政才符合“君臣之义”的道理。
是孔子伦理思想的反映,跟孔子关于“仁义礼乐”的基本思想有关。
当然,这些思想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我们既要看到它们的历史局限性,又要吸取其合理的内核。



赏析
《论语》是语录体,记述的大都三言两语,少数几章也只记了谈话时的场景。
此文却写了一个具有一定情节的小故事,有时间的推移(某天下午到第二天),有子路等人活动场所的变换(丈人耘田处,丈人家,孔子所在处),有几个相关的情节:子路向丈人问孔子去向,丈人留子路食宿,子路把上述情况告诉孔子,孔子又叫他去看丈人,丈人便又不在。
更重要的是通过上述情节,通过有关人物的言行,表现出各自不同的人生观和政治观。

如丈人的语带讽刺的话,说罢便“植其杖而芸”的行动,表现出他的态度倨傲,对孔子等不参加生产劳动却热衷于政治而去周游列国的不满。
另一方面,他留子路食宿,并让两个儿子与子路见面,又表现出他对长幼之节的重视。
孔子的话(包括子路根据孔子的意思说的话)和他叫子路回去看丈人的举动,表现他对丈人过隐居生活的某种赞赏的感情,而对丈人那种逃避现实“不仕无义”的处世态度,却给予严厉的批评。
同时表达了孔子自己“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处世的态度。
这两种态度形成鲜明的对照,并成为彼此思想矛盾的根源。

课文分两部分,即两段。
第1段以叙为主,叙述子路遇到荷蓧丈人的情况。
第2段是子路对“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的一番议论。

在儒家看来,君臣之间是恩义关系:君对臣有恩(赐其奉禄),臣对君就应有义(守其大义)。
所以,荷蓧丈人这样有才能、有学识的人就应该出来做官,帮助君主平定天下,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所以说:“不仕无义”。
他们认为:连长幼之间的礼节都不可废除,君臣之间的大义怎么可废除呢?
荷蓧丈人为了在乱世之中保持自己洁白之身,却忘记了君臣之间的大伦,是错误的。
这是因为君子出仕,不过是为了践行这种君臣的大义,即使自己的学说不被当政者采纳,也应该出仕,继续做出不懈的努力。
孔子认为,不逃避现实,积极行道,是人臣应尽的职责。
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态度,比起隐士来是积极的。

我大概总结一下文章的主旨:
文章描述了荷蓧丈人为了在乱世之中保持自己洁白之身,选择放弃仕途。
与孔子强调积极从政才能尽自己身为人臣的责任成了反比。



人物分析
1)荷蓧丈人-动作或形态
-以杖荷蓧
译:用手杖挑着“蓧”这种农具。
形象分析:年纪大,勤劳。
-植其杖而芸
译:把手杖插在地上,然后除草。
形象分析:农活熟练的农民。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译:留子路住下,杀了鸡,烧了上等的米饭,让子路吃,又让他的两个儿子拜见子路。
形象分析:待人热情,遵守好客的古礼;并且,在家里,还严格恪守上尊下卑的礼节。

1)荷蓧丈人-言语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译文:手脚不辛劳(参与农业生产劳动),五谷不能分辨,谁是有学问的人?
形象分析:鄙视务虚不务实的读书人,对孔子等当时的政治家奔走各诸侯国游说,企图扭转当时社会制度崩溃的局面的做法抱否定态度,这也说明他很有见地,因为历史潮流不可阻挡。

2)子路-行为或形态
-子路从而后
译文:子路跟在孔子后面走,掉了队。
形象分析:憨厚,笨拙。
-子路拱而立
译:子路拱着手恭敬地站着。
形象分析:很懂礼貌,遵守礼节。
-子路行,以告
译:子路继续行路,追上孔子后,把这件事报告给了孔子。
形象分析:忠厚诚实,对师长不瞒不欺。
-至则行矣
译:子路到了丈人家里,丈人已经出外去了。
形象分析:此句貌似写子路,实则写丈人,丈人出外,是偶然吗?显然不是,因为“出外”,不等于到农田里干活。

2)子路-语言
-子见夫子乎
译:您看见我的老师(过去了)吗?
形象分析:很尊敬,说明遵守礼节;但有点酸味。
-不仕无义
译:不做官是不适宜的。
形象分析:体现儒家“入世”(参与社会管理、改革)的思想。
-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译:国君与臣子的上尊下卑关系,怎么能够废除呢?
形象分析:恪守当时的等级制度,忠君守礼,体现儒家的“礼治”思想。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译:想要使自身保持高洁,却淆乱了最重要的君臣关系。
形象分析:从批评丈人的角度体现了儒家礼治思想。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译:有道德的人做官,是为了做其应该做的事。
形象分析:为自己辩护,也是为孔子辩护,为儒家辩护。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译:孔子的学说不能被社会接受和运用的结局,已经可以推知了。
形象分析:这句话有消极的意味,含感慨,慨叹奔波各国、历尽千辛万苦却没有结果。

3)孔子的言语
-子曰:“隐者也。”
译:他是一个隐士啊。
形象分析:判断句,干脆利落,体现孔子超人的识别能力,也体现了孔子对自己的学说不能被当时社会接受的情况已经有了认识。




词句赏析
文中“见”用了四次,用法各不相同。
1.看见。 子见夫子乎?
2.会见。 使子路反见之。
3.谒见,读xiàn。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
古代汉语里“见”读xiàn时是不及物动词,它不能直接带宾语,所以这一句中的“见”后用了介词“于”来引进“见”的对象。
4.用于使动,使谒见,使拜见,读xiàn。见其二子焉。
这句中的“见”仍是不及物动词,由于属使动用法,所以后边直接带宾语。


读音小站
荷hè:挑
蓧diào :除草具
食sì:给……吃
见xiàn:出现;显现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②谨食之,时而献焉。(《捕蛇者说》)
③风吹草低见牛羊。(《刺勒川》)


实词活用
①子路从而后
后:名词活用为动词,落在后面。

②杀鸡为黍而食之
食:动词的使动用法,给……吃。

③见其二子焉
见: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见。

④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洁、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洁,使……乱。

⑤止子路宿
止: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止。课文注释为“留”。


通假字
①植其杖而芸——“芸”通“耘”。
②使子路反见之——“反”通“返”。


“之”字运用
长幼之①节
君臣之②义
如之③何其废之④
君子之⑤仕也
道之⑥不行
已知之⑦矣
①② 助词,“的”
③助词,补充音节
④⑦代词
⑤⑥助词,主谓之间





~理解练习~
1)丈人为什么不但不告诉子路老师的去向,反而借题发挥,予以嘲讽,并且自顾去除他的地呢?
[提示:解释“四体” 和“五谷”。( 将成语“五体投地”、“五谷丰登”与之比较)]
丈人倒不是因为孔子轻视劳动而批评他,而是因为政见不合。
一个主张消极避世,认为社会混乱无法整治,还是回归田园去自力更生,洁身自好;
一个主张积极入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尽一切可能而去整治天下。
这样两者就产生了冲突。
归根到底是丈人看不惯孔子这一伙奔波求仕的人,也就不愿、不屑正面回答子路了。

2)面对丈人的批评和不理睬,子路为什么态度反而是那样的恭恭敬敬?
子路是孔子的大弟子,只小其九岁,据说勇敢好斗,为人直率,有时还有些粗鲁。
这次彬彬有礼,是说明他感觉丈人出语不凡,非等闲之辈,不是一般的老农,而是一个隐士。
大凡隐士都很有学问的,他们也忧国忧民,其“忧”和孔子一样,只是处理方式不同而已。
所以子路才恭恭敬敬站在那儿。

3)丈人为什么前倨后恭,还要热情款待子路,叫儿子相见?
[提示:先分析其热情款待]
鸡黍精美珍贵,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是上等待客之物。
例如:“设酒杀鸡作食”(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这是丈人有意让子路看看他宁静的田园生活和家人团聚的温馨。
想以现身说法改变子路的思想观点,以热情打动子路的心,让他放弃周游入世。

4)孔子为什么一听子路讲了上述事实就知道荷蓧丈人是一个隐士,并且叫子路返回去见他?
古人以为孔子是叹其隐,而又欲其不终于隐。
想去游说让他们知道君臣大义不可废,做人臣的就是对国家尽忠尽责。
晓之以君臣之义,动员他们出仕。
(or)
荷蓧丈人开始很气愤、很骄傲地对待子路,见子路对他恭恭敬敬,又热情地接待他。
这是有用意的,是向子路展示田园生活的宁静、安闲、团聚。
实际上也向子路表明自己的政治主张,即清静无为,隐居避安。

5)丈人为什么在子路返回来时又走了呢?是偶然的,还是故意的?
古人追求“至理无言”,因为彼此政见不同,“道不同不相谋” ,既然谁也说服不了谁,不如避而不见。
何况丈人信奉的道家的“行不言之教” ,不愿争论,点到为止。
其避而不见,显然是故意的。

6)第二节孔子为什么要发一大通议论?是针对前面整体情节而言,还是就哪一情节而言?其主要观点是什么?
其主要内容:一是批评隐士不仕;二是表明自己积极入世,坚持不懈。
在儒家看来,君臣之间是恩义关系:君对臣有恩,臣对君就应有义。
所以荷蓧丈人这样有才能、有学识的人就应该出来做官,帮助君主平定天下,这是义不容辞的职责,所以“不仕无义”。
他们认为:连长幼之间的礼节都不可废除,君臣之间的大义,怎么可以废除呢?
而荷蓧丈人为了在乱世之中保持自己洁白之身,却忘记了君臣的大伦,是错误的。
这是因为君子出仕,不过是为了践行这种君臣的大义,即使自己的学说不被当政者采纳,也应出仕,继续做出不懈的努力。

7)荷蓧丈人是怎样一个人?
荷蓧丈人是一个隐者。
*补充:隐者,一般属于道家学派。
道家主张清静无为,主张避世,主张“小国寡民”。
在他们看来,孔子到处奔波,试图整治天下,是“知其不可而为之”。*

8)“长幼之节”是照应上面哪句话的?“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又是指什么事说的?
p/s:第8题没有答案是因为从某作业摘录出来的,其它都是教案参考答案。

顺便,有错误的话哪一位记得指正吧=w=

2 comments:

  1. 對。差不多是這樣。
    沒錯呢……的確是我們獨中貌似初中就學過了的?
    還是高一?
    我忘了,反正有學過。

    ReplyDelete
  2. 嗯,我从你们统考作业里挖出来的。
    我只是怕误人子弟^^

    其他的你或许可以稍微看看,都是SXM的出题范围。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