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逢敌手

Monday, September 12, 2011

Happy Mooncake Festival ♥

哟~中秋节快乐!!

今年预试破坏了中秋的mood =P
不过不要紧啦,自己在家里吃月饼也可以当着庆祝呗~xD
啊,顺便还可以背名句,应景 xD (砸死

我这只玉兔(咦,你几时变成玉兔的)
来这种节日,也应该做点什么吧~xD
呐呐,以下的就送给你们吧~:D

『好累啊!
我和太阳打了一天的架,
想抢一个月亮送给你,
没想到那家伙不给我面子,
我一气之下把月亮扁成月饼,
如果你不介意就收下吧!xDD』



Thursday, September 8, 2011

抢救历史

嘛嘛 本人觉得自己做的sej nota真的是有点失败=3=
刚好今天在学海看到萍萍的帖,
是一个老师的部落格,里面有sej nota
刚才去大概看了一下,原来还有papers
还有一些额外知识 (这个可以忽略 :P)
觉得还蛮不错滴~^ ^

如果要给这次的考试paper 1
应该是还算来得及?
嘛嘛 不然就可以帮到SPM咯~

分享link:
http://cikguazid.com/

Wednesday, September 7, 2011

缘分?


涅,最近我很相信缘分
也不懂为什么会突然去想到这个东东咔 =P
就是觉得我认识的朋友们,
都是和他们很有缘分~
我也曾经想过,
如果那个所谓的long time ago
我没做出某件事,某个决定,
现在很多东西都会不一样了~

就比如说当时候在做某件事时,
可能会觉得做了有点白痴 xD
又或者是担心做了会后悔
可是却不知道因为做了那件事,
而就这样认识了一个朋友 :D
有时候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也有可能噢~
有时候也因为缘分的关系而擦肩而过~

如果我一开始没读槟华的,会是怎么样呢?
如果我没参加krs而参加了其他的,又会怎么样呢?
如果我没参加旗队呢?
很多很多的如果,
虽然都不知道这些的答案是什么
可是一定是和现在很不一样的~

呐,我也常想,
毕业后大家去到不一样的地方读书,
我会不会和哪一个人那么有缘,
不约而同到同一所学院读书?xD
而且啊,多年以后大家还会不会像现在一样那么好?
其实很希望是会,
因为我不想变成好像现在和小学同学那样,
要聊天也好像没话题,
甚至要一起出去也好像会尴尬=3=
好想和大家约好以后聚在一起~:D

所以可以说,缘分造就了彼此间的友谊(?)

Saturday, July 30, 2011

女孩女孩(1)

好久没有碎碎念长长的东西了。
我有我的看法,你有你的看法,她有她的看法。
我这里收集到的,我都慢慢放出来。

你相信也好,失望也罢。
你心死也好,讨厌也罢。

我一直都觉得,友情始终能不变的。
不管是什么裂痕列在镜面上。

所以我们来约法三章。
如果谁觉得自己不能撑完整个系列,一定会半路退出。
抑或,你会厌倦、疲惫、失望、伤心了。

那么,这个系列不会出街。
我会尽力弥补所有的事情,用隐秘的方式。

打勾勾?

Friday, June 24, 2011

加油加油~

到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必要多说什么了。
加油,给我最爱的你们……

Wednesday, May 11, 2011

日文(2)——可爱

啊哈哈,心动不如行动……

你很可爱~
あなたはかわいいよ
Anata wa kawaii yo

才不是~
しませんでした
Shimasendeshita

你比较可爱~
あなたより素敵な
Anata yori sutekina

你比较可爱啦~
あなたより素敵な友人
Anata yori sutekina yūjin

我坚持你比较可爱嘛~
私は、あなたがより素敵な事であると主張
Watashi wa, anata ga yori sutekina kotodearu to shuchō

嘿嘿~我在想我要不要收底牌:p
你就是比较可爱咯~
Anata wa〜 mōsukoshi kawaiidesu

Saturday, May 7, 2011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我们今天顺便来复习名句……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注释
(1)酬:答谢,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2)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

(3) 巴山楚水: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
刘禹锡曾被贬到这些地方做官,所以用巴山楚水指诗人被贬到之地。

(4)二十三年: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到写此诗时,共22个年头,因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说23年。

(5)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

(6)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
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 、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
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勾起了对故人的怀念。
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
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7)翻似:倒好像。翻:副词,反而。

(8)怀旧:怀念故友。
   
(9)烂柯人:指晋人王质。
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
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
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
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23年的感慨。
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10) 长(zhǎng)精神:振作精神。
长:增长,振作。



译文
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荒凉的地方,度过了漫长的二十三年时光。
如今归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
回到故乡,与王质一样,恍若是隔世的陌生人一样。
沉船的旁边会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有各种树木争春。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歌,暂且举杯,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吧。


解题
酬,这里是酬谢的意思。
乐天,白居易的字。
对“初逢”二字,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未见过面,初次相逢;另一是久别之后,初次相逢。
到底是哪一种理解,现在尚无定论。
现在采用的是第二种理解。
“席上见赠”是对白居易的诗的回赠之说。

板书
首联:直抒胸臆。 “凄凉地” “弃置身” 愤激之情
颔联:运用典故。 《闻笛赋》 “烂柯人” 感叹之情
颈联:千古名句。 “沉舟” “病树” 自比之意
尾联:点睛之笔。“歌一曲” “长精神” 坚忍之慨

故事
巴山楚水一片荒远凄凉,二十三年来,我被朝廷抛弃在那里。
回到家乡战友都已逝去,只能吟着向秀闻笛时写的《思旧赋》来怀念他们。
而自己也成了神话中那个烂掉了斧头的人,已无人相识,真令人恍如隔世啊。
我如同一艘沉船,新贵们好比千帆竞渡,飞驰而过,又如一棵病树,眼前都是万木争春,生机盎然。
今天听到你为我歌唱的那一曲,就凭借这杯水酒重新振作起精神吧。



写作背景
刘禹锡 (772 ~ 842) ,出生在嘉兴, 19 岁左右游学长安。
贞元九年与柳宗元同榜登进士第。
贞元十一年登吏部取士科 , 授太子校书,开始踏上仕途。
贞元十六年参与讨伐州乱军。
十八年调任渭南县主簿。
次年任监察御史。
贞元二十一年一月,德宗死,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等人推行一系列改革弊政的措施。

刘禹锡当时任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与王叔文、柳宗元同为政治革新的核心人物 , 称为“二王刘柳”。
九月,革新失败,刘禹锡初贬为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

元和九年十二月,刘禹锡与柳宗元等人一起奉召回京。
次年三月,刘禹锡写了 《 元和十一(一字衍)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诗,得罪执政,被外放为连州刺史。
后来又担任过夔州刺史、和州刺史。
所到之处,访问疾苦,关心民瘼,写了不少诗篇。

宝历二年冬,从和州奉召回洛阳。
二十二年的贬谪生涯至此结束。
宝历二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归洛,两位诗人在扬州相逢。
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诗相赠:“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刘禹锡便写了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这首诗选自《全唐诗》,作者刘禹锡(77—842),字梦得,洛阳(现河南省洛阳)人,唐代诗人。
他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
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
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
酬,答诗。
使君,是对刺史的称呼。



作品赏析
“乐天”,白居易的表字。
“见赠”指白居易赠给作者的诗,那首诗的最后两句说:“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刘禹锡的这首答谢诗就是从这里开头的:“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意思是他被贬低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
刘禹锡想改革时弊,遭到打击,被贬到朗州(在今湖南省)、连州(在今广东省)、夔州(在今四川省)等地。
夔州属于古代巴国。朗州、连州等属于古代楚国。
这些地区古代都很荒凉,所以用“巴山楚水凄凉地”来概括。
“凄凉地”,指寂寞冷落的地区。
这两句写出了作者长期被贬的愤慨心情。
贬谪到异地,空有怀念老朋友的心情也无由见面,一再吟诵《思旧赋》也没有用,所以说“空吟”。
写出了作者对旧友(王叔文)的怀念。
  
“闻笛赋”,指向秀的《思旧赋》。
西晋时,向秀和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
向秀很悲痛,一次他从嵇康的旧居路过,听到有人在吹笛子,笛声使他想起被杀害的好友,就以悲愤的心情写了一篇《思旧赋》来悼念嵇康,从侧面显示出对时政的不满。
刘禹锡借这个典故寄托了他对因参与政治改革而被害致死的老友的怀念。

“烂柯人”的典故见《述异记》,晋朝时有一位叫王质的人,有一天他到信安郡的石室山(今浙江省衢qu县)去打柴。
看到一童一叟在溪边大石上正在下围棋,于是把砍柴用的斧子放在溪边地上,住足观看。
看了多时,童子说“你该回家了”,王质起身去拿斧子时,一看斧柄(柯)已经腐朽了,磨得锋利的斧头也锈的凸凹不平了。
王质非常奇怪。回到家里后,发现家乡已经大变样。
无人认得他,提起的事,有几位老者,都说是几百年前的事了。
原来王质石室山打柴误入仙境,遇到了神仙,仙界一日,人间百年作者借这个典故来比喻自己长期贬谪在外,乍回京城乡,仿佛有隔世之感。
  
白居易的赠诗中有“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这样两句,意思是说同辈的人都升迁了,只有你在荒凉的地方寂寞地虚度了年华,颇为刘禹锡抱不平。
对此,刘禹锡在酬诗中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之达观。
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
他从白诗中翻出这二句,反而劝慰白居易不必为他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
这两句诗意又和白诗“命压人头不奈何”、“亦知合被才名折”相呼应,但其思想境界要比白诗高,意义也深刻得多了。
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活,并没有使他消沉颓唐。

正像他在另外的诗里所写的:“莫道桑榆晚,为霞犹满天。”
他这棵病树仍然要重添精神,迎上春光。
“沉舟”二字描写形象生动,深刻地反映了事物的变化发展规律,因而成为广为传诵的名句。
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并赋予它以新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哲理)
  
末尾两句又回到席上酬答赠言上来,意思是:“今天听到您唱的这支歌曲(指白居易赠给他的诗),就暂且凭借酒的力量,来增长我继续努力的精神吧!”
诗人没有一味消沉下去,他笔锋一转,又相互劝慰,相互鼓励了。
他对生活并未完全丧失信心。
诗中虽然感慨很深,但读来给人的感受并不是消沉,相反却是振奋。
  
总体来说,诗的首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诗人的贬谪生活。
颔联,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以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
颈联是全诗感情升华之处,也是传诵千古的警句。
诗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意思是自己虽屡遭贬低,新人辈出,却也令人欣慰,表现出他豁达的胸襟。
尾联顺势点明了酬答的题意,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
  
全诗起伏跌宕,沉郁中见豪放,是酬赠诗之上品。



主题
文章表达了诗人长年被贬的愤懑之情,并写出了诗人对生活与未来积极、乐观、豁达的情怀。






~练习~
1)诗的开头两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是什么意思?
这两句意思是写作者自己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
刘禹锡想改革时弊,遭到打击,被贬到凄凉荒僻之地。
这两句写出了作者长期被贬的愤慨心情。

2)本文运用了典故,请同学们把它找出来
本文有两个典故,一个是'闻笛赋',一个是'烂柯人'。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本意和比喻义是什么?
这两句的本意是以沉舟病树比喻作者自己,是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
但是其中包含的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使诗句具有了普通意义。
后人用此句,并不和诗人原意契合,而指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4)“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这句诗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运用典故(用典)(1分);抒写诗人对旧友的怀念(0.5分)以及因人事沧桑而产生的惆怅之情(0.5分)(1分)。

5)诗中借用典故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诗句是什么?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6)诗的颔联中借用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闻笛赋:怀念故友。
②烂柯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7)请你简要分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情感。
主要表达了作者忧伤中更显乐观豁达的情怀。
作者虽以“凄凉地”“弃置身”“闻笛赋”“烂柯人”“沉舟”“病树”写出了内心的凄苦,但“千帆过”“万木春”更表现出作者乐观豁达的情怀。

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富含哲理而被后世广为传诵,你从这句诗中领悟到了什么?
8)这首诗的颈联蕴涵了什么哲理?
答案参考一:人在逆境面前,要积极进取,振作精神,面向未来(要有坚定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
答案参考二:痛苦、困难、挫折、失意都是暂时的,理想、光明、胜利就在前头。
答案参考三: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9)诗题中的“酬”字是什么意思?从这个字你能读出作者写诗的目的吗?
酬:答谢,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作者写作此诗既是对白居易写诗相赠的答谢,也是要表达自己虽然心怀长年被贬偏远之地、政治失意的愤懑,但是仍然对生活和未来充满了积极乐观的精神。

10)“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两句让我们明显体会到了诗人情感的变化,由“凄凉”到“长精神”。
通过“长精神”一词,你感受到作者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
"长精神"是作者向友人表明态度,既是对友人的关心,也是与友人共勉。
以此收束,诗人坚定的意志,乐观向上的精神,尽现纸上,收到语尽而情未了的艺术效果。

Friday, May 6, 2011

短篇小说《招聘》

贺丙晨《招聘》
看着放松心情笑一下的:p


日本的一家公司要招聘10名员工,经过一段严格的面试,公司从三百多应征者中选出了10位佼佼者。
发榜这天,一个叫水原的青年看见榜上没有自己的名字,悲痛欲绝,回到家中便要切腹自杀,幸好亲人及时抢救没有死成。
正当水原悲伤之时,从公司却传来好消息:水原的成绩原是名列前矛的,只是由于算机的错误导致了水原的落选。
正当水原一家人欣喜若狂之时,从公司又传来消息:水原被公司除了名,原因很简单: 如此小的挫折都受不了,这样的人在公司是成不了大事的。


美国的一家公司要招聘10名员工,经过一段严格的面试,公司从三百多应征者中选出了10位佼佼者。
发榜这天,一个叫汤姆的青年看见榜上没有自己的名字,悲痛欲绝,回到家中便要吞枪自尽,幸好亲人及时抢救汤姆没有死成。
正当汤姆悲伤之时,从公司却传来好消息:汤姆的成绩原是名列前矛的,只是由于算机的错误导致了汤姆的落选。
正当汤姆一家人欣喜若狂之时,美国各大州的知名律师都来到汤姆的家中,他们千方百计鼓动汤姆到法院状告这家公司,索要巨额精神赔偿,并自告奋勇充当汤姆的律师。


德国的一家公司要招聘10名员工,经过一段严格的面试,公司从三百多应征者中选出了10位佼佼者。
发榜这天,一个叫萧恩的青年看见榜上没有自己的名字,悲痛欲绝,回到家中便要跳河自杀,幸好亲人及时抢救萧恩没有死成。
正当萧恩悲伤之时,从公司却传来好消息:萧恩的成绩原是名列前矛的,只是由于算机的错误导致了萧恩的落选。
正当萧恩欣喜若狂之时,萧恩的父母却坚决反对自己的儿子进入这家公司。
他们的理由不容置疑:公司效率如此低下,进入这家公司对儿子的发展毫无益处。


中国的一家公司要招聘10 名员工,经过一段严格的面试,公司从三百多应征者选出了10位佼佼者。
发榜这天,一个叫志强的青年看见榜上没有自己的名字,悲痛欲绝,回到家中便要悬梁自尽,幸好亲人及时抢救志强没有死成。
正当志强悲伤之时,从公司却传来好消息:志强的成绩原是名列前矛的,只是由于算机的错误导致了志强的落选。
欣喜若狂的志强的父母来到公司,一看到公司老板便跪了下来。
他们含泪说到:多亏你救了我们的儿子,我们家世世代代感谢你的大恩大德!


台湾的一家公司要招聘10名员工,经过一段严格的面试,公司从三百多应征者选了10位佼佼者。
发榜这天,一个叫成杰的青年看见榜上没有自己的名字,悲痛欲绝,回到家中便要磕药自杀,幸好亲人及时抢救成杰没有死成。
正当成杰悲伤之时,从公司却传来好消息:成杰的成绩原是名列前矛的,只是由于算机的错误导致了成杰的落选。
正当成杰欣喜若狂之时,媒体大幅报导了此事,并邀请成杰参加各种 CALL IN评论及综艺节目,舆论热烈讨论计算机为何会出错,是否有黑道介入或官商勾结。
反对党更进一步提出“总统”下台、以示负责的要求。
至于成杰到底有没有去该公司上班,就压根没有人关心了......

《论语·微子·荷蓧丈人》

我们今天来聊聊孔夫子曰。
这篇文章独中生不会陌生,毕竟是他们的课文必修题。
在我看来,不会很难,我选的练习题也是注明中国初中练习。
嗯,结论就是:你们应该没问题。



先来看看题目……
《荷蓧丈人》,题目就是说明一个人。
荷蓧(hèdiào),意思是肩负农具。
丈人在古代是对年纪大的人的尊称,现在丈人也等于岳父。
根据浙江温岭中学教案的分析:
此文以人的特征来命题,可以推知“丈人”是个不平凡者,肯定有学问。
但因是“荷蓧”,所以可以推知是一个隐士。



然后来看今天的重点啦!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
子曰:“隐者也。”
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子路曰:
“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译文
子路跟随孔子出行,落在后面,遇上一个老人,用拐杖扛着除草器具。
子路问他道:“您看见我的老师吗?”
老人说:“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是(你的)老师?”
(说着)把他的拐杖插在地上,就去锄地。
子路拱着手站在那里。
老人留子路(到他家里)过夜,杀了鸡、做了黍米饭给他吃,(并且)让他的两个儿子拜见子路。
  
第二天,子路走了,(赶上孔子,)把上面的情况告诉孔子。
孔子说:“(这)是个隐士呀!”
(便)叫子路转回去看他。
子路到达他家时,他已经出门去了。
  
子路(对他的两个儿子)说:
“不做官,是不合道理的。长幼之间的礼节,是不能废弃的;
君臣之间的正常关系,又怎么可以废弃呢?
想要保持自身的清洁(而隐居不仕),却破坏了君臣关系的准则。
君子出来做官,是做他应该做的事。
(至于)自己的政治主张不能推行,(那是)早就知道了。”


这篇《荷蓧丈人》也叫做《子路从而后》。
《论语》是怎样的一本著作我就不多说了。
不过为了方便等下写宗旨什么的,我还是说一点,毕竟《论语》的中心思想和这篇文章息息相关。
《荷蓧丈人》选自《论语 微子》。
《论语》共20篇,是孔子弟子及后学记录有关孔子言行的著作。
内容涉及政治主张、教育理论、论语观念、品德修养等,是有关孔子思想的重要著作。
《论语》是语录体,文字简练质朴,含义很深,也有描写比较生动具有文学价值的片断。
要强调的是政治主张、论语观念和儒家思想。

这个故事大概说孔子周游列国宣扬儒家思想的目的不怎么理想。
谁anti儒家思想的话大概可以学学里头的老人。
孔子的学生子路是出名单纯老实的,被老人讥讽到说不出话来[笑]
我们来看看完整故事来源解释呗!

据《史记·孔子世家》,子路遇荷蓧丈人一事发生在孔子离开叶返回蔡的途中。
这一年是鲁哀公五年(前490),孔子年六十二岁,离开鲁国已将近六年了。
在这六年当中,他先后到过卫、曹、宋、郑、陈、蔡等国,经历过许多困难,有几回险些被人杀死,但各国国君都不采用他的意见,所以有“道之不行”之叹。

孔子是反对隐居不仕的。
《论语》还记载了子路向长沮、桀溺问津一事,也发生在孔子去叶返蔡的途中,大约在上一件事前不久。
长沮、桀溺劝子路不要跟着孔子到处跑,最好跟他们一起隐居。
孔子知道这事后感慨地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简单来说,孔子反对隐居。



我们现在一句一句看翻译……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从:跟随。“从”后省略宾语“夫子”。
而:连词,所连接的前后两部分在语义上是逆转的,可译为“但”“却”。
后:用作动词,落在后边。
丈人:对老年人的敬称。
以:用。
杖:拐杖。
荷:扛。
蓧:古代除草用具,一说是竹器。
孔子周游列国是带着他的许多学生一起走的。
由于种种原因,曾多次彼此相失,例如经过匡地时颜渊落后,过郑时孔子一个人跑到外城东门,后来被子贡找到。
这一回是子路一人落后,遇到扛着除草用具的老人。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子:对人的敬称,可译为“您”。
夫子:先生,老师,这里指孔子。
乎:表疑问的语气助词,可译为“吗”。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四体:四肢。
勤:劳动。
五谷:稻、黍、稷、麦、菽等五种粮食作物。
分:辨别。
孰:疑问代词,谁。
为:是。
这是丈人责备子路的话,言其不事农业生产而从师远游,所以下面接着就说“孰为夫子”,表示了鄙夷不屑的态度。

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
植:插在地上。一说,植,通“置”,放下。
其:他的,代“丈人”。
而:顺承连词,可译为“就”。
芸:“耘”的假借字,除草。
拱:拱手。
立:站着。
而:连词,所连接的前一部分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或状态,对后一部分起着修饰作用。
子路看出这丈人是个隐者,所以表现出很尊敬的态度。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止:留。
宿:过夜。
为黍:做了黍米饭。
食:给……吃。
之:他,代子路。
见:使(让)……拜见。动词的使动用法。
其:他的,代“丈人”。
焉:语气助词。表叙述语气,不需译出。
这三句的主语“丈人”承前省略。
黍,在当时是比较稀少的,可见这是盛情的招待。
子路比孔子小九岁,这一年是五十三岁,比丈人的两个儿子肯定要大一些,所以丈人引二子来见子路。
这是为下文“长幼之节”一句张本。见,引见。

明日,子路行以告。
子曰:“隐者也。”
明日:第二天。
以告:把上述情况告诉孔子。
以:介词,把。后省宾语“之”,之代上文所记的情况。
“告”后省宾语“夫子”。
子:指孔子。
隐者:“者”字短语,隐居不仕的人,即隐士。
也:表肯定兼感叹的语气,可译为“啊”。这是一个判断句,省主语“丈人”。
完整的表述应为:“子路行,及孔子,以告”。“以告”,以丈人的言行告孔子。

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反:同“返”,返回去。
之:他,代文人。主语“子”承前省略。
至:指子路到了丈人家里。
则:表转折关系的连词,可译为“可是”“却”。
行:指丈人出门去了。
矣:了。
孔子认为丈人是隐者,想让子路去询问详情,也想知道他的想法。
丈人估计到子路会再来,所以有意避开他,看来也是个“避世之士”。

ok,在这里暂停一下。
这一段着重写荷蓧丈人的言行:他不赞成孔子积极参与现实政治的态度,所以讥笑子路;
他懂得长幼之节,所以“见其二子”于子路;
他力图逃避现实,以以估计到子路会再来便事先避开。
这样写,是为下面的议论做铺垫。
头昏眼花的去喝杯水或看些绿色植物再回来。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
仕:作官。
义:本义是“宜”,指正当的、恰当的,这里指合乎道理的。
无义:就是违背了做人的道理。
节:礼节。
废:废弃。
也:表判断语气。
子路说,不做官是不合道理的。
这是针对丈人消极避世的态度说的,跟下文“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对针。
“仕”,就是为君主效力;不仕,就是废掉了君臣的关系。
丈人“见其二子”于子路,说明他懂得长幼之间的关系;但丈人不愿出来做事,废掉了君臣关系;所以孔子用反问的语气以示深责。

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君臣之义:君臣之间的正常关系,主要指人臣应做他应该做的事。
如之何:固定结构,如何,怎么。
其:语气副词,加强反问语气。
之:它,代“君臣之义”。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洁其身:使自己身子干净,指丈人不肯在浊世做官,即洁身自好的意思。
洁:使……洁,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而:却。
乱:这里是破坏的意思。
大伦:指君臣之间的伦常关系。
孔子以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为五伦,认为这是不可改变的常道。
君臣为五伦之首,故称“大伦”。
荷蓧丈人为了保持自身清白,避开污浊的社会,不给国君做事,这就违反了常道,所以是“乱大伦”。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君子:有才德的人,暗指孔子。
之:用于主语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让它作全句的主语。
也:表句中停顿并起提示作用,可不译出。
行:做。
义:指应该做的事。
其:他,代“君子”。
也:表解释语气。
此句应与下句合解,是孔子的自白。
尽管他知道各国当政的人都不会采纳他的主张,但他仍要出来做事,按照君臣的大伦做他应该做的事。
“义”,这里指“君臣之义”。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道:指政治主张。
行:实行。
之:用于主语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让它作全句的宾语。
又为了强调它,把它提前,谓语“知”后用“之”复指。
之:它,代“道之不行”。
矣:表肯定语气。
第一层(“不仕无义”到“而乱大伦”):批评荷蓧丈人隐而不仕的行为。
第二层(“君子之仕也”到“已知之矣”):表明自己积极从政的态度。
孔子借荷蓧丈人不仕一事指出,积极从政就是行“君臣之义”,而逃避现实是不对的;
因此,尽管他在政治上经受过种种挫折,仍要以执着的态度实现他改革现实政治的愿望。
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态度是值得赞赏的。

总结
这章是借一件具体的事来阐明原则性的问题。
《荷蓧丈人》借荷蓧丈人“隐而不仕”的态度指出积极从政才符合“君臣之义”的道理。
是孔子伦理思想的反映,跟孔子关于“仁义礼乐”的基本思想有关。
当然,这些思想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我们既要看到它们的历史局限性,又要吸取其合理的内核。



赏析
《论语》是语录体,记述的大都三言两语,少数几章也只记了谈话时的场景。
此文却写了一个具有一定情节的小故事,有时间的推移(某天下午到第二天),有子路等人活动场所的变换(丈人耘田处,丈人家,孔子所在处),有几个相关的情节:子路向丈人问孔子去向,丈人留子路食宿,子路把上述情况告诉孔子,孔子又叫他去看丈人,丈人便又不在。
更重要的是通过上述情节,通过有关人物的言行,表现出各自不同的人生观和政治观。

如丈人的语带讽刺的话,说罢便“植其杖而芸”的行动,表现出他的态度倨傲,对孔子等不参加生产劳动却热衷于政治而去周游列国的不满。
另一方面,他留子路食宿,并让两个儿子与子路见面,又表现出他对长幼之节的重视。
孔子的话(包括子路根据孔子的意思说的话)和他叫子路回去看丈人的举动,表现他对丈人过隐居生活的某种赞赏的感情,而对丈人那种逃避现实“不仕无义”的处世态度,却给予严厉的批评。
同时表达了孔子自己“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处世的态度。
这两种态度形成鲜明的对照,并成为彼此思想矛盾的根源。

课文分两部分,即两段。
第1段以叙为主,叙述子路遇到荷蓧丈人的情况。
第2段是子路对“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的一番议论。

在儒家看来,君臣之间是恩义关系:君对臣有恩(赐其奉禄),臣对君就应有义(守其大义)。
所以,荷蓧丈人这样有才能、有学识的人就应该出来做官,帮助君主平定天下,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所以说:“不仕无义”。
他们认为:连长幼之间的礼节都不可废除,君臣之间的大义怎么可废除呢?
荷蓧丈人为了在乱世之中保持自己洁白之身,却忘记了君臣之间的大伦,是错误的。
这是因为君子出仕,不过是为了践行这种君臣的大义,即使自己的学说不被当政者采纳,也应该出仕,继续做出不懈的努力。
孔子认为,不逃避现实,积极行道,是人臣应尽的职责。
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态度,比起隐士来是积极的。

我大概总结一下文章的主旨:
文章描述了荷蓧丈人为了在乱世之中保持自己洁白之身,选择放弃仕途。
与孔子强调积极从政才能尽自己身为人臣的责任成了反比。



人物分析
1)荷蓧丈人-动作或形态
-以杖荷蓧
译:用手杖挑着“蓧”这种农具。
形象分析:年纪大,勤劳。
-植其杖而芸
译:把手杖插在地上,然后除草。
形象分析:农活熟练的农民。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译:留子路住下,杀了鸡,烧了上等的米饭,让子路吃,又让他的两个儿子拜见子路。
形象分析:待人热情,遵守好客的古礼;并且,在家里,还严格恪守上尊下卑的礼节。

1)荷蓧丈人-言语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译文:手脚不辛劳(参与农业生产劳动),五谷不能分辨,谁是有学问的人?
形象分析:鄙视务虚不务实的读书人,对孔子等当时的政治家奔走各诸侯国游说,企图扭转当时社会制度崩溃的局面的做法抱否定态度,这也说明他很有见地,因为历史潮流不可阻挡。

2)子路-行为或形态
-子路从而后
译文:子路跟在孔子后面走,掉了队。
形象分析:憨厚,笨拙。
-子路拱而立
译:子路拱着手恭敬地站着。
形象分析:很懂礼貌,遵守礼节。
-子路行,以告
译:子路继续行路,追上孔子后,把这件事报告给了孔子。
形象分析:忠厚诚实,对师长不瞒不欺。
-至则行矣
译:子路到了丈人家里,丈人已经出外去了。
形象分析:此句貌似写子路,实则写丈人,丈人出外,是偶然吗?显然不是,因为“出外”,不等于到农田里干活。

2)子路-语言
-子见夫子乎
译:您看见我的老师(过去了)吗?
形象分析:很尊敬,说明遵守礼节;但有点酸味。
-不仕无义
译:不做官是不适宜的。
形象分析:体现儒家“入世”(参与社会管理、改革)的思想。
-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译:国君与臣子的上尊下卑关系,怎么能够废除呢?
形象分析:恪守当时的等级制度,忠君守礼,体现儒家的“礼治”思想。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译:想要使自身保持高洁,却淆乱了最重要的君臣关系。
形象分析:从批评丈人的角度体现了儒家礼治思想。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译:有道德的人做官,是为了做其应该做的事。
形象分析:为自己辩护,也是为孔子辩护,为儒家辩护。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译:孔子的学说不能被社会接受和运用的结局,已经可以推知了。
形象分析:这句话有消极的意味,含感慨,慨叹奔波各国、历尽千辛万苦却没有结果。

3)孔子的言语
-子曰:“隐者也。”
译:他是一个隐士啊。
形象分析:判断句,干脆利落,体现孔子超人的识别能力,也体现了孔子对自己的学说不能被当时社会接受的情况已经有了认识。




词句赏析
文中“见”用了四次,用法各不相同。
1.看见。 子见夫子乎?
2.会见。 使子路反见之。
3.谒见,读xiàn。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
古代汉语里“见”读xiàn时是不及物动词,它不能直接带宾语,所以这一句中的“见”后用了介词“于”来引进“见”的对象。
4.用于使动,使谒见,使拜见,读xiàn。见其二子焉。
这句中的“见”仍是不及物动词,由于属使动用法,所以后边直接带宾语。


读音小站
荷hè:挑
蓧diào :除草具
食sì:给……吃
见xiàn:出现;显现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②谨食之,时而献焉。(《捕蛇者说》)
③风吹草低见牛羊。(《刺勒川》)


实词活用
①子路从而后
后:名词活用为动词,落在后面。

②杀鸡为黍而食之
食:动词的使动用法,给……吃。

③见其二子焉
见: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见。

④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洁、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洁,使……乱。

⑤止子路宿
止: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止。课文注释为“留”。


通假字
①植其杖而芸——“芸”通“耘”。
②使子路反见之——“反”通“返”。


“之”字运用
长幼之①节
君臣之②义
如之③何其废之④
君子之⑤仕也
道之⑥不行
已知之⑦矣
①② 助词,“的”
③助词,补充音节
④⑦代词
⑤⑥助词,主谓之间





~理解练习~
1)丈人为什么不但不告诉子路老师的去向,反而借题发挥,予以嘲讽,并且自顾去除他的地呢?
[提示:解释“四体” 和“五谷”。( 将成语“五体投地”、“五谷丰登”与之比较)]
丈人倒不是因为孔子轻视劳动而批评他,而是因为政见不合。
一个主张消极避世,认为社会混乱无法整治,还是回归田园去自力更生,洁身自好;
一个主张积极入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尽一切可能而去整治天下。
这样两者就产生了冲突。
归根到底是丈人看不惯孔子这一伙奔波求仕的人,也就不愿、不屑正面回答子路了。

2)面对丈人的批评和不理睬,子路为什么态度反而是那样的恭恭敬敬?
子路是孔子的大弟子,只小其九岁,据说勇敢好斗,为人直率,有时还有些粗鲁。
这次彬彬有礼,是说明他感觉丈人出语不凡,非等闲之辈,不是一般的老农,而是一个隐士。
大凡隐士都很有学问的,他们也忧国忧民,其“忧”和孔子一样,只是处理方式不同而已。
所以子路才恭恭敬敬站在那儿。

3)丈人为什么前倨后恭,还要热情款待子路,叫儿子相见?
[提示:先分析其热情款待]
鸡黍精美珍贵,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是上等待客之物。
例如:“设酒杀鸡作食”(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这是丈人有意让子路看看他宁静的田园生活和家人团聚的温馨。
想以现身说法改变子路的思想观点,以热情打动子路的心,让他放弃周游入世。

4)孔子为什么一听子路讲了上述事实就知道荷蓧丈人是一个隐士,并且叫子路返回去见他?
古人以为孔子是叹其隐,而又欲其不终于隐。
想去游说让他们知道君臣大义不可废,做人臣的就是对国家尽忠尽责。
晓之以君臣之义,动员他们出仕。
(or)
荷蓧丈人开始很气愤、很骄傲地对待子路,见子路对他恭恭敬敬,又热情地接待他。
这是有用意的,是向子路展示田园生活的宁静、安闲、团聚。
实际上也向子路表明自己的政治主张,即清静无为,隐居避安。

5)丈人为什么在子路返回来时又走了呢?是偶然的,还是故意的?
古人追求“至理无言”,因为彼此政见不同,“道不同不相谋” ,既然谁也说服不了谁,不如避而不见。
何况丈人信奉的道家的“行不言之教” ,不愿争论,点到为止。
其避而不见,显然是故意的。

6)第二节孔子为什么要发一大通议论?是针对前面整体情节而言,还是就哪一情节而言?其主要观点是什么?
其主要内容:一是批评隐士不仕;二是表明自己积极入世,坚持不懈。
在儒家看来,君臣之间是恩义关系:君对臣有恩,臣对君就应有义。
所以荷蓧丈人这样有才能、有学识的人就应该出来做官,帮助君主平定天下,这是义不容辞的职责,所以“不仕无义”。
他们认为:连长幼之间的礼节都不可废除,君臣之间的大义,怎么可以废除呢?
而荷蓧丈人为了在乱世之中保持自己洁白之身,却忘记了君臣的大伦,是错误的。
这是因为君子出仕,不过是为了践行这种君臣的大义,即使自己的学说不被当政者采纳,也应出仕,继续做出不懈的努力。

7)荷蓧丈人是怎样一个人?
荷蓧丈人是一个隐者。
*补充:隐者,一般属于道家学派。
道家主张清静无为,主张避世,主张“小国寡民”。
在他们看来,孔子到处奔波,试图整治天下,是“知其不可而为之”。*

8)“长幼之节”是照应上面哪句话的?“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又是指什么事说的?
p/s:第8题没有答案是因为从某作业摘录出来的,其它都是教案参考答案。

顺便,有错误的话哪一位记得指正吧=w=

Thursday, May 5, 2011

现代文理解作答技巧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现代文大致上会问些什么。
主要题目分成:
1)文字理解-可以从篇章中找出答案,主要测试考生明不明白文字表达并了解所提供的资讯。
2)思考测试-比较刁钻的题目,通常要求考生写出篇章所表达的思想。
3)意象分析-利用篇章的部分文字,要求考生解释或分析该文字(比如为什么要使用XX等)
4)语文知识



接下来,现代文理解的文体包括:
1)记叙文
2)描写文
3)抒情文
4)说明文
5)议论文
6)新诗



现代文理解主要测试以下几点:
1)正确理解词语含义(题目1、2、3类)
2)正确理解句子含义(题目1、2、3类)
3)正确理解篇章中心思想(题目2类)



应考步骤
1)一定要先看过考题——阅读下面的文字……
2)看过标题或出处-先有一个底
3)看过一遍篇章,掌握初步要表达的资讯
4)看过一遍所有问题
5)仔细看回篇章,找出重要内容(如描写片段、刻画、意象修辞等)
6)开始解答,注意题目关键词。



各项文体的重要内容+要求
1)记叙文
-5W1H(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文中有谁、文中人物的关系、发生什么事、几时发生哪里发生、怎样发生、最后结果、要带出的讯息

2)描写文
-肖像描写:人/物长得怎么样?为什么要长得这样?
-行动描写:什么行动?为什么会有这个行动?这个行动有什么特别之处?
-语言描写:说某句话的意义(字面意义/隐藏意义)?话语透露了什么讯息?话语透露了人/物的什么特征?
-心理描写: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
-情景描写:出现了什么情景?为什么会有这种情景?

3)抒情文
-即景抒情:透过什么情景想到什么事?
-借物抒情:透过什么东西想到什么事?内心有怎样的感受?
-因人抒情:对某些人有什么特殊的情感?
-因事抒情:经历了什么事,作者有什么心情?

4)说明文
-原因、结果
-好处、坏处(带来的结果)
-比较(突出了什么象征?)
-解决方案(如何处理?谁来处理?)

5)议论文
-举例(举这个例子有什么用?为什么举这个例子?)
-引用(引用了什么句子?引用这个句子为了强调什么?)
-寓言(故事要带出什么道理?)
-比较(比较论证了什么?)

6)新诗
-修辞手法(各种修辞手法,最常见的是比喻)
-注意想象力、联想力和跳跃性
-意象(比如玫瑰代表爱情,玫瑰是象,爱情是意)
-情感(诗用最少的词句表达最强烈的情感)

郑愁予《错误》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郑愁予《错误》

这首诗很出名的爱情诗咯!
没有看过的人去面壁自省一下=3=

ok,我找到的资料都是长长的赏析。
先来了解一下,以上的诗有什么生字或词汇是你不懂的?
新诗主要掌握所有词汇,研究词汇所带来的意义。
据不知道哪一个某某说(?),诗的每一个字都是有作用而不是摆美的。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江南是地名大家知道啦厚?不知道请复习林俊杰的《江南》。
“那等在季节里”是关键词,说明主角在等待。
“容颜如莲花”很直接指出主角是一名女性,样貌非常美。
“容颜如莲花开落”则说明了容颜也可以指笑容。
注意“开落”,说明她的笑容一下子就消逝了。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这边要注意4个“不”,这些“不”说明女主角等待的心情起了变化。
要注意“东风、柳絮、青石、春帷、跫音”这5种自然意境,作者突出中国古典诗词的描写意象。
接下来要注重两句描写情感的诗句,也是诗里的关键。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这两句主要描写女主角的惆怅、伤感和憔悴。
引用一下长长的文章……
诗人在诗中充分运用了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塑造了一位楚楚动人、凄婉可人的思妇形象。
“不来”“不飞”与“不响”“不揭”四个否定句间隔两行两两相对,形成一种呼应重复。
既使全诗音韵和谐,又使全诗抒情意味变得深婉动人。
诗中的“你” 有莲花般的容貌、孟姜女的执着。
她心如磐石,守身如玉,除了意中人,她的心不向任何人开放。
尽管阳春三月,杨柳依依,东风拂面,但在她心中、眼里,东风“ 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跫音“不响”,春帷“不揭”,心如窗扉“紧掩”,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一位被相思所苦,云鬓不整,玉颜渐凋的痴情女子的形象。
诗中的比喻句更有妙处:“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第一句不仅写出了 “你”的美貌,而且极为省略地刻画出“你”苦盼不得的憔悴。
后两句以“城”和“窗扉”喻“心”,新颖又形象;
两次用叠词“小小的”加以修饰,使意境显得轻倩柔美;
将本属句中的“向晚”“紧掩”这两个动态词语倒装于句末。
显得摇曳多姿,也更婉曲地表现了思妇的怀人心理。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好啦!重点+主题来了,这两句完全就是诗的中心。
“达达的马蹄声”敲响了女主角希望重逢的心灵,因而美丽。
但是,这马蹄声并不为她的期盼而停驻,“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因此对女主角而言又是个错误。
这个就是重点啦!



搞定这个,我们来看看作者的背景。
郑愁予,本名郑文韬,原籍河北,1933 年生于山东济南。
郑愁予童年时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抗战期间,随母亲转徙内地,避难途中母亲教读古诗词。
郑愁予 15 岁开始写诗,1949 年随家人去台湾边学习边写作。
1955 年台湾中兴大学毕业后,在台湾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梦土上》。
1963 年成为现代诗社中的主要成员。
1968年,郑愁予 35 岁那年应邀赴美国爱荷华参加“国际写作计划”。
1972 年在爱荷华大学获创作艺术硕士学位,并留校在中文系任教。
翌年转往耶鲁大学,在东亚语文学系当高级讲师。
现任耶鲁驻校诗人及资深中文导师。

郑愁予的诗多描写旅人心绪,故称“浪子诗人”。
诗风豪放豁达而不失婉约情韵,其诗在台湾传唱的程度,据说不亚于李后主、李商隐,其名作《错误》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

郑愁予其人其诗都给人一种神秘感。
他本人是一个运动健将,但诗中表现的却是一个多情书生;
他有着极深的文学修养,但他却毕业于法商学院;
他身为现代派的主要干将,但他的诗却处处流淌着古典韵味;
他的诗婉约犹如李商隐,但豪放起来酷似李白。

郑愁予比较有名的诗作,比如《错误》、《水手刀》等,大多都是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的。
因此他被称为“浪子诗人”。对此,郑愁予不以为然。
他说:“因为我从小是在抗战中长大,所以我接触到中国的苦难,人民流浪不安的生活,我把这些写进诗里,有些人便叫我‘浪子’。其实影响我童年的和青年时代的,更多的是传统的仁侠精神。”
也许正是仁侠精神和浪子情怀的结合,才使郑愁予的诗有如此动人的艺术魅力。


然后我们来看看诗的故事,写成故事应该比较容易理解。
通读全诗可以发现,诗人以凄美的笔调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
暮春三月,东风和煦,柳絮飘舞,在江南一个美丽的小城,一个女子在苦苦等待心上人的归来。
她的心宛若孤寂的小城,没有东风,也没有柳絮。
她听不到青石街道上有意中人的足音,因而意态慵懒,云鬓不整,心灵也如窗扉紧闭,春帷不揭。
浪迹天涯的“我”打这里走过,听到达达的马蹄声,企盼已久的她如莲花般绽开了笑颜。
可“我”未入家门,她失意万分,盈盈笑靥又像夏末的莲花迅速地枯萎凋谢了。
全诗不足百字,而故事情节却随着主人公的情感变化一波三折。
先是漫长的期待,然后是听到马蹄声的惊喜,最后是失望,再后来又是无尽的等待。
言已尽而意无穷,可谓余音袅袅,耐人寻味。




至于诗的主题,我大概摘录了几个方面作参考。

根据政治角度的解析:
如果我们仅仅把这首诗的主题定位在思妇期盼心上人归来的执着的爱情上,未免太肤浅了。
其实诗中的“我”难道不可以理解为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游子吗?
处在那个动荡时代的台湾人有一种漂泊的心态,他们在台湾岛仅仅是一个“过客”,希望有一天能回到故乡,与自己的亲人团聚。
然而,由于政治原因,他们的愿望不能实现,因而产生出重重的失落和惆怅的感情。
时至今日,岛内的台独势力仍费尽心思地阻挠“三通”,妄图将宝岛从祖国分裂出去,如果他们的阴谋得逞,留给中华民族的将是永远的悲哀。
这个“错误”决不会再是美丽的。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错误》中有诗人对祖国的眷恋之情,这是一首期盼大陆与台湾早日统一的现代抒情诗的绝唱。

根据李元洛的“闺怨说”:
写思妇盼望归人的执著的爱情。

根据“追求说”:
写‘我’对江南一位女子的执著追求,但对方的不理会使‘我’备感无奈。

根据徐永峰的“落寞说”:
这首诗主要是写一种无法归抵的离人情怀。
有闺妇的落寞,即倦守春闺的女子内心的寂寞、期盼和失望;
也有离人自己的落寞,即‘过客’流浪无依的悲哀。

根据黄维粱的“捉弄说”:
“我”知道女子在寂寞中等“我”,但“我”却只是“过客”,“我”让女子等待、盼望、误会、失望伤心。
“我”捉弄了她。

“闺怨说”中,“我”即“过客”,只是引起思妇误解的一个偶因,相当于一个跑龙套的。
诸多诗评或一笔带过,或不着点墨。
笔者觉得,《错误》从“我打江南走过”写起,在“我不是归人”的慨叹中收笔,中间对“你的心”的描绘,也是“我”的感受。
“我”在诗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如此冷遇“我”,颇为不妥。

“追求说”与“闺怨说”相反,苦痛和寂寞全是“我”的,是“我”被“你”拒绝之后的无奈。
而江南女子则是配角,压根儿就不是什么“思妇”。
这个解读稀释了《错误》的内涵,使之变得单薄、浅淡。

“落寞说”的解读要丰厚一些,设想了“我”邂逅、恋慕江南女子,抑或两人发生了爱恋故事等可能。
但语焉不详,挖掘不够。

“捉弄说”视角最为独特,但对《错误》的解读却是错误的。
“我”知道女子在寂寞中盼望“我”的归来,但“我”却全然不顾女子的感情、感受,走过而不停留,捉弄她,使她失望伤心。
我们看到的是“我”的冷酷、残忍,女子的可悲、可怜。
这就破坏了《错误》营造的美的意境。
笔者相信黄维梁先生的出发点很好,也是美丽的,但如此解读却只是“美丽的错误”。

所以这个作者的结论是这样子:
写“我”对“你”的追求和遭拒,表现“你”对爱情的专一执著,抒写“我”爱情的真诚和失意的怅惘。
他的理由是:
“我”打江南走过,邂逅了“你”──一位江南女子,心生爱慕之情。
热烈真挚的追求,却遭到“你”心扉紧掩的拒绝,感到“你的心”是一座“寂寞的城”。
随着 “莲花的开落”,“我”深知“你”在等待“归人”,所以不向“我”揭开“春帷”。
同时也看清了,自己再怎么努力,也不是“东风”,无法取代“归人”,赢得 “你”的芳心。
在深深的遗憾和无奈之中,“我”一方面对“你”的忠贞的爱情十分理解,对“你”的甘于寂寞的等待倍觉感伤;
另一方面又心酸的慨叹“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双重的伤感使“我”只能祈望“你”原谅“我”的追求这一“美丽的错误”,只能惆怅万千的离去,留下凄美的吟唱……
这样解读,内涵更丰富,意境更深邃,想象空间更大,人物、情感更美,也更贴近诗句美丽的意象。

至于我的解毒我就选择这个:
诗人说明了流浪者的无奈,描写女子苦苦相思等待却落空的落寞与憔悴。
通过“美丽的错误”指出流浪者和女子得不到自己所要的、无奈的情感。
不知道对不对啦![吐舌]
觉得哪一个适合就用哪一个好了……





下面是闷闷的赏析,我很努力摘选了,好歹看一点吧!
赏析(1)
《错误》这首诗共九行,九十四个字,全篇幅不长。
但所表现的艺术技巧不仅被人称道,更被人在口头上传诵。
从结构上看,隐含着纵横两条线索。
明显可见的纵线是自大景到小景,层次分明。

开头两句先以广阔的江南为背景,再将镜头推移到小城。
然后到街道、帷幕、窗扉,最后落在马蹄上及打破前面一片寂静的马蹄声。
这种写法与柳宗元《江雪》中从'千山鸟飞绝'的大景,最后落墨在渔翁独钓江心的小景上的空间处理,颇有相似之处,将诗情层层推向高潮。

从横线来看,开头两句应该是结尾,正是因为'我'从江南走至女子的处所也不进去,女子期盼的'容颜如莲花开落',等待的炽情变成了心灰意冷。
最后两句本应该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所以'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在这里诗人用了一个小倒装句。
这样的安排,造成了结构上的参差错落,因而更显得诗意盎然,在不协调中闪发出光彩。

这首诗另一动人之处是其语言之美,特别是'美丽的错误'数 字。
这句话原本就是矛盾的,'达达的马蹄'敲响了女子希望重逢的心灵深处,因而美丽。
不过,这马蹄声仅仅从前面路过,并不为她的企盼而停驻,因而是个错误。
这一起一伏,前后情景的逆转,产生了高度的戏剧性,更形成了清劲跌宕之势。
若与此诗的中国性联想,又似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所表现的意境。

同时,郑愁予在诗中还运用了中国传统古典诗歌的意象,如'莲花'、'柳絮'、'马蹄'、'春帏'。
特别是'东风'这一意象取李商隐《无题》中'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之意,再再表现了郑愁予中国性的最根本的所在。
杨牧在《郑愁予传奇》的长篇文章说:\郑愁予是中国的中国诗人,用良好的中国文字写作,形象准确,声籁华美,而且绝对地现代的\,强调了郑愁予诗歌语言的中国化,从而体现了中国的思想与情感。

文字纯净是这首诗的另一个优点。
郑愁予在谈论写诗技巧时,说:'写诗要忠诚,对自己诚,而不是唬唬人的,如果写的东西连自己都不确定,那就是不忠实\'
因而郑愁予的《错误》强调纯净利落,清新轻灵,不在文字上玩弄游戏,或堆砌词藻,竭力以最忠实的文字展示诗人最忠实的感情。
这是一首真实、真情的诗。
《错误》至今仍能打动无数读者的心弦,最重要的因素不在于以词藻取胜,而是以它内在的情感感动人。
这种情感不伪装、不雕饰,在诗中使情景和谐一致,产生了意味不尽的艺术感染力。


赏析(2)
女子的形象
1、“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盛开的莲花,花瓣是娇嫩的,红莲的粉红,白莲的粉白,用来形容女子的容颜,那是何等的娇美!
如果说莲花的盛开是女子青春焕发、容颜娇美的时候,那么落呢?
莲花的凋落,是在写女子娇嫩的肌肤,娇美的容颜在等待中渐渐暗淡,逐渐憔悴,慢慢衰老的过程。
诗中说这种等待是“在季节里”,什么是季节里?
是春天,夏天,秋天还是冬天?
其实每一天都是季节里的一天,也就是说女子天天在等待,直等得红颜憔悴枯槁。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女子的美丽与深情。

2、“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为什么东风会不来?无论是什么地方的春天,都是东风送来的。
更何况江南的春天来得更早,春雨迷蒙的江南,丝竹优雅的江南,怎么会东风不来?
那其实是心上人的信息没有传来。
“三月的柳絮不飞”,怎会不飞柳絮?
这与女子的心情有关,也与古典诗词中它的特定意义有关。
柳与留谐音,柳枝修长的特征跟人们离别相思感情的缠绵有相通之处,是“留,挽留,留恋”的意思,古代很早就有折柳送别之意。
柳絮是绵绵不尽的思绪,女子的心里只有心上人,容不下任何人。
既然是心上人没有音讯,心上人不归,那么这心就是寂寞的。
她就固守着这份寂寞,所以说“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这两句写尽了独守空闺的女子的那份落寞与深情。

3、“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小小的”写出了这种离情的执著、坚贞与缠绵。
“寂寞的城”是封闭的,是落寞的,是凄凉的。
“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青石的街道是由青石铺成,岁月很久远了,也许有的地方已长满了青苔,点染了一种古朴,清幽之境;
向晚是接近傍晚,夕阳斜照在清冷的青石街道上,更有一种凄凉凄清之感。

4、“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跫音不响”是说心上人的脚步声没有响起。
“春帷”是窗前的幔帐,幔帐不揭,营造一种层层帘幕深垂,深闺闭锁的氛围。
“窗扉紧掩”,是窗子和门都紧紧地关着。
那么她为什么不像古典诗词中那些倚楼凭栏的女子那样,走出深闺?
也许是因为失望太多,心里太苦,也许是因为她的矜持、含蓄、内敛又深情。

5、“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这两句,意韵深远,点明了主题,深化了内蕴。
何谓过客?他那达达的马蹄声,踏入了寂寞的小城,踏开了紧掩的窗扉,他达达的马蹄声踏响了女子的心曲。
这位女子误以为是她的心上人归来了,心头一阵惊喜。
但是这马蹄声仅仅是从女子的窗前经过,并不为女子的企盼而停留。
随着马蹄声的渐渐远去,留给女子的是深深的失望……
正是过客马蹄声无心的踏入,让女子原本沉寂的内心漾起了层层涟漪,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从另一个角度说这是一个美丽的错误。

以上这几个比喻写尽了女子的秀美、端庄、深情、含蓄、凄伤、落寞、哀婉。
从对文章的分析中能看出她的容颜娇美,她的感情专一,她应该是从古代走来的典雅秀美、深婉含蓄、古韵犹存的女子。
 
本诗的意境
江南,莲花,东风,柳絮,小城,青石,春帷,窗扉,马蹄……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本诗优美深婉凄伤的意境。
本诗片断性很强,和电影里运用的蒙太奇手法(把镜头剪辑,组合起来的手段)相类似。
如果把这首小诗拍成一系列的电影片断,该如何拍摄?
镜头的远近,画面的取舍该如何调度?
有几组镜头跨过时空界限,飞入心头:

第一组镜头:
春雨迷蒙的江南、丝竹优雅的江南、柳翠丝长的江南。
柳絮飘飞的小城,古朴宁静的小镇,镜头逐渐拉近。
夕阳的余辉静静地洒在一条古朴、清幽的青石街道上。
落日的余辉斜射在这条街道尽头的一幢临街的小楼上面。

第二组镜头:
小楼的窗扉紧掩,帘幕深垂。
屋内,一位年轻的女子,她正默默地坐在梳妆台前,若有所思。
这时不免让人想起《春江花月夜》里的句子“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的意境。
伴着哀婉凄伤的音乐,隐隐有马蹄声传来。
女子凝神谛听,马蹄声近了,近了。
一阵惊喜掠过她的心头,她立即从座位上站起来,快速走向窗前。
就在马蹄声到了窗前的那一刻,女子猛地伸出纤纤素手,正要揭开春帷。
但就在马蹄声擦过窗前的那一瞬,女子的手僵在了半空中。
外面马蹄声越来越远,越来越远了。
女子失神地站着,站着,却已是泪光点点……

第三组镜头:
夕阳慢慢地落山了,小楼笼罩在一片雾霭中,凄婉的音乐再次响起。
思绪飘飞:如果用一种乐器来演奏此诗,什么乐器最合适呢?
用二胡那哀怨凄婉的乐曲,向世人向天地倾诉那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
用洞箫那如泣如诉、如怨如慕的哀鸣,诉说着那份怅惘与无奈;
用长笛那低回绵长的旋律,解读着那份凄苦与哀伤;
用葫芦丝那呜呜咽咽的音调,陈说着百结愁肠……



练习题
基本上都是从中国教学参考或者教师教导手册找出来的:p

1)“那等在季节里”说明“你”在等待,试说明“你”等待谁?

2)《错误》中“我”和“你”分别是什么形象?

3)诗中选择了哪些意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请给诗中出现的意象分类,并指出这些意象的表达效果。

5)“城”和“窗扉”用来比喻什么?

6)本诗第二节描写了什么?

7)三月是春末开花的季节,花团锦簇,是美丽的。可为什么作者却说“三月的柳絮不飞”和“三月的春帷不揭”?

8)“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无论是什么地方的春天,都是东风送来的,更何况江南的春天来得更早,春雨迷蒙的江南,丝竹优雅的江南,怎么会东风不来?

9)台湾当代诗人郑愁予的“错误”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10)“美丽的错误”是个矛盾的词语,诗人为什么说“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11)本诗的题目是《错误》,是什么样的错误?究竟是谁犯的错误?他是有心的还是无心的?为什么是美丽的错误?

12)本诗塑造了一位怎样的女子?

13)“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如果真的能够揭开春帷,里边走出的将是一位怎样的女子?

14)这首诗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5)为心中的爱人而期待,固然是美丽而幸福的,然而在久久企盼之后迎来的却是一个“美丽的错误”,那种复杂难言的心情又会是怎样的呢?

p/s:只有7和10是大马参考书的题目……

累死了=3=

《诗经·国风·邶风·泉水》

毖彼泉水,亦流于淇。
有怀于卫,靡日不思。
娈彼诸姬,聊与之谋。
出宿于泲,饮饯于祢。
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问我诸姑,遂及伯姊。
出宿于干,饮饯于言。
载脂载舝,还车言迈。
遄臻于卫,不瑕有害?
我思肥泉,兹之永叹。
思须与漕,我心悠悠。
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注释
毖(音必):泉水涌流。
淇:淇水。
娈:美好的样子。
诸姬:同姓之女。
聊:一说原,一说姑且。
泲(音子)、祢(音米)、干、言:均为地名。
行:指嫁。
载:发语词。
脂:涂车轴的油脂。
辖:车轴两头的金属键。
还车:回转车。
迈:远。
遄(音专):疾速。
臻:至。
瑕:远也。
肥泉、须、漕:皆卫国的城邑。
肥泉:同出异归。
写:除也。与卸音义同。


译文
泉水清清汩汩流, 一直流到淇水里。
思念卫国我故土, 没有一天不相思。
同嫁姬姓好姑娘, 要和她们细商量。

出门曾在泲地住, 还在祢地饯过行。
姑娘出嫁到远方, 远离父母和兄弟。
回家问候姑姑们, 还有我的大姐姐。

出门曾在干地住, 还在言地钱过行。
涂上车油上好轴, 坐上大车回家里。
很快就能到卫国, 应当不会有意外。

思念卫国的肥泉, 不禁抚心长感叹。
思念故乡须和漕, 心中愁思剪不断。
驾上大车去出游, 聊以宣泄心中愁。



出处典故
极短篇
重点就是讲卫文公复国的故事。
在复国过程中,他为了达到邦交关系,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领国。
这首诗就是卫文公的女儿写的:p

长篇原文
卫宣公的女儿许穆夫人怀念亲人,思慕祖国的诗篇。

卫文公原名叫姬辟疆,可有人说:辟疆这样的名字是天子才能取的,诸候之子怎么能叫辟疆呢?
吓得他的父亲昭伯顽赶忙把他的名字给换成了燬,叫个姬燬。

懿公九年时,翟人伐卫,懿公当下命令军队去抵挡,没想到兵士和军官大臣们都对他说:
你不是平时最喜欢鹤吗?你让鹤去打翟人吧!
大伙儿一哄而散,翟人很快就攻进了卫都,杀死了懿公。

原来这懿公平日里喜欢养鹤,且荒淫无耻到了极点,常使一帮子宫女裸体沾羽的扮鹤状,供他淫乐,国事也就日趋式微了,加之卫国的百姓本来就恨他的父亲卫惠公谗言害死了太子彶,才有了卫国几十年来的战乱。
因此翟人打来后,非但没人帮懿公,倒是有很多的卫人给翟人帮忙带跑找人,找卫懿公的后人除个干净。

姬燬跑的快,事发后赶快跑到了齐国辟难,辟疆是没有的了,改辟难了。

逃亡的卫人听说懿公死了,懿公的后人也没了,就立了公子申为卫戴公,公子申是卫宣公的后人,姬燬的哥哥。

这戴公也就是代理一段时间了,等到卫人对卫懿公的火气都消掉了不少后,他就死了;
他一死,卫人们放眼国中,就再也找不到卫武公的后人了。
想想那时卫国有强盛,看看现在国破的惨状,卫人们都很伤心的。
正无奈时有人打听到了姬燬是在齐国,就派人去齐国迎回了姬燬,让他做了卫文公。

这卫文公做的,比起以前的各代卫公们,就显的很可怜了,连个都城都没有的。
可姬燬经历了很多艰难困苦后,明白了世道的艰难和民心的可贵,加上脑子也很灵活聪明的,他轻赋平罪,与民同劳同苦,也就赢得了民心,卫人在他的身旁也就越聚越多了。

卫国自州吁之乱后几十年动乱不已,自卫文公被立后显一点平稳的趋向了。

为复国,卫文公去找了许穆公的夫人、卫懿公的妹妹,许夫人被打动后,就奔走呼号,请各诸侯国主持公道,帮卫复国,终于打动了齐桓公,齐恒公派无亏公子率兵打跑了翟人,并在楚丘建起了新的卫都。

这时的卫国怎么也不能和卫武公时的卫国相比了,周围以前的小国蔡与宋的,都成了相对的大国了;
卫文公一边励精图治,一边睦邻友好,把自已的亲妹子嫁与了宋桓公。

十六岁的姬燕儿就这样去了宋国,在举目无亲的异国他乡,那种思乡的情怀常使她痛苦的不勘。



赏析
重点:就是说思乡罢了咯~
下面废话可以无视……

这是一首出嫁女子的思乡曲。

思乡是对家园的依恋。
谁都会说家乡好。这是人类普遍的心态。
衡量家乡好的标准,显然不是物质条件,而是那份梦绕魂牵的亲情。
家乡可能很穷,很落后,很寒伧,没有丰富的物产 和妩媚的山水,但这些对思乡人来说都不重要,都可以被忽略。

重要的是,生于斯、长于斯、铭刻在心灵深处的人生体验,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可割舍的亲情。
这些体验和亲情对个人来说一生只有一次,既不可重复,也不可替代。
哪怕是一些极小的细节,比如曾经采摘邻居的花朵而遭到责骂,背着父母下河洗澡,爬上屋顶恶作剧,放学路上漫无目的地游荡和东张西望,都可能随着岁 月的流逝而在脑海里突现出来,变成思乡恋情中的一部分。

家园感可以说是人类心灵中最为持久和强烈的冲动的来源。
久居家园不容易体验到这种冲动的强烈程度,也难以对思乡愁绪有深切的感触。
一旦脱离家园,或者丧失家园,方才体会到家园的可亲可爱。
游子思家,古今中外皆然,也是文学艺术表现的永恒主题。
失去家园,既是失去了肉体的寄居之所,同时也是失去了情感的寄托和精神的归依。
犹太民族为重建失去的家园,忍辱负重,历尽坎坷,奋斗了三千年,为此付出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牺牲。
可见,无论对一个民族来说,还是对一个人来说,都不可能一日无家园。即使没有实际存在的家园,必定会有心目中既神圣又可亲的家园。

有家不能回的忧愁,丝毫都不亚于无家可归的悲哀。
在人遭受痛苦磨难的时候,家园家乡常常取代神灵上帝而成为人们精神上的支柱和依靠,成为人们在痛苦磨难中坚持下去、与之抗争的力量源泉之一。

陈震《读诗识小录》评曰:
“全诗皆以冥想幻出奇文,谋与问皆非实有其事。”
陈继揆《读诗臆补》也说:“全诗皆虚景也。因想成幻,构出许多问答,许多路途,又想到出游写忧,其实未出中门半步也。东野《征妇怨》‘渔阳千里道,近如中门限。中门逾有时,渔阳常在眼’,即此意。犹杜工部所谓‘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也。”
对此诗以幻写真,通过虚无缥缈的描写衬托主人公真切深沉的思念的艺术手法赞赏备至。
确实此诗“波澜横生,峰峦叠出,可谓千古奇观”(戴君恩《读诗臆评》)。

Wednesday, May 4, 2011

F4:CHP1(3)

Ciri-ciri tamadun
1)Petempatan kekal
-corak hidup yg lebih sistematik
-kws yang dipilih memastikan kelangsungan bekalan makanan
-inovasi manusia melahirkan kemajuan pertanian
– dr segi penanaman & penyimpanan makanan & penternakan binatang
Cth: penciptaan peralatan baru (cangkul), penggunaan teknologi (sistem pengairan)
Kesan: meningkatkan pengeluaran >>lebihan pengeluaran >>menampung pertambahan jumlah penduduk dgn bekalan makanan yg berterusan


2)Kehidupan berorganisasi
-merangkumi aspek sosial, politik dan ekonomi.
-mengatur cara hidup manusia – memastikan kestabilan dan kemakmuran kehidupan
-peringkat awal: tahap yg paling ringkas – sistem keluarga
-pertambahan penduduk & kepelbagaian aktiviti ekonomi >>proses pembahagian masyarakat yg lebih kompleks (berbentuk piramid & bersusun lapis)

~Golongan bangsawan (diketuai raja)
~~Golongan pembesar menguasai upacara & hal ehwal agama, dihormati (ketua keluarga, kumpulan pentadbir, ilmuwan), pakar dlm kesenian
~~~Golongan rakyat biasa – jumlah paling ramai – tunjang kpd aktiviti ekonomi *bidang pertanian & perdagangan*
~~~~Golongan hamba – kehidupan bergantung kpd lapisan2 di atasnya.


3)Sistem pemerintahan
-utk menjalankan pentadbiran (mengendalikan masyarakat yg lebih besar)
-pemimpin/raja menggunakan unsur magis & mendakwa diri sebagai wakil tuhan
(Mengapa? –utk mendapatkan pengiktirafan sbg ketua pemerintah)
-sistem pemerintahan >>sistem perundangan –panduan kpd masyarakat –menjaga kemanan dan kemakmuran.

4)Pengkhususan kerja
-punca: peningkatan dlm produktiviti manusia
-kesan: kemakmuran & kestabilan politik yg secara langsung >>peningkatan & perkembangan ekonomi
-barangan/produk dihasilkan melalui pngkhususan & kepakaran >>pertukaran barang – sistem barter – titik permulaan bg aktiviti ekonomi (perdagangan)
-membolehkan pertukaran ilmu pengetahuan, teknologi & budaya antara sesebuah masyarakat dgn masyarakat yg lain.

5)Agama dan kepercayaan
-berkait rapat dgn pengiktirafan thd golongan pemerintah, pembahagian sosial masyarakat, perkembangan ilmu pengetahuan, kesenian & pembinaan dlm proses pembentukan tamadun awal.
-alam sekitar spt pokok, batu, matahari & laut dipercayai mempunyai semangat, harus dihormati
-peringkat awal proses pembentukan tamadun percaya terdapat kuasa ghaib yg menguasai alam sekeliling (animisme)
-secara evolusi >>menjadi agama (agama tamadun awal: politeisme – penyembahan thd lebih drpd 1 tuhan)

6)Bahasa dan sistem tulisan
-bahasa tertua: Yunani dan Sanskrit
-sistem tulisan awal:
i) hieroglif (kombinasi gambar & simbol berdasarkan bunyi- mewakili perkataan/suku kata)
ii) cuneiform (用 rumput buluh当pen写在tanah liat basah >>晒干)
iii) ideogram (berbentuk simbol – sistem tulisan awal di China >>变成像现在的字)
-penting dlm penyebaran ilmu dan perhubungan
-utk tujuan urusan pentadbiran: penyimpanan rekod, penulisan undang2, hal2 keagamaan
-instrumen paling penting utk menyampaikan, memperkembangkan & mencatatkan idea, pemikiran manusia.


*人需要住,所以要定居(petempatan kekal)>> 定居后,一定会有越来越多人,所以要organise, systematic一些,才不会秩序大乱(kehidupan berorganisasi)>> organise好了之后,有了领导人,当然要有政策(sistem pemerintahan)>> 有了政策,当然要实行。
没有工作,不事生产,又怎么生活呢?(pengkhususan pekerjaan)一直工作,或者好像没有意义厚~所以要有一个信仰,让你跟随,让你觉得有意义点(agama dan kepercayaan)hmm, then人们就会开始觉得,这个生活好有趣啊!所以他们 要把生活的点滴记录下来,当然要会写字啦~(bahasa dan sistem tulisan)*
--以上便是我记的方法,不知道对你们来说有没有用 ;)

Kemunculan bandar penting dalam proses perkembangan tamadun
-pusat pentadbiran, pusat aktiviti ekonomi, pusat penyembahan dan ritual, pusat perkembangan ilmu pengetahuan & pusat pertemuan masyarakat .





~考试贴示~
2006 SXM
5b)Terangkan 4 ciri yang membawa kpd proses kehidupan yg lebih bertamadun.[8 markah]
上面的东西写到完lol

F4:CHP1 (2)

Makna Tamadun
-drpd bahasa Arab: mudun & madain
-berkaitan dgn ‘madana’ (maksud: tinggi budi bahasa, pembukaan bandar)
-bahasa Inggeris: civilization (drpd bahasa Greek: civitas bermaksud bandar)
-boleh diertikan sbg peradaban.


Definisi tersendiri
Barat
-pembangunan lahiriah – hal-hal kebudayaan (penulisan, undang2, kesenian dan pembandaran)
“Pencapaian lahiriah merupakan kayu ukur kemajuan tamadun dlm sesebuah masyarakat.”
-------Gordon Childe
-Darcy Riberio & R.A. Buchanan menolak unsur rohaniah, HANYA menekankan kepentingan dan pembangunan lahiriah dlm proses perkembangan tamadun. (x rohaniah, / lahiriah)

Islam
-lahiriah + rohaniah (KEDUA-DUANYA)
-penting utk mengukur tahap ketamadunan sesebuah masyarakat.
“Tamadun ialah pencapaian tahap tatasusila yg tinggi dan kebudayaan yg luhur oleh sesebuah masyarakat.”
------>

Islam
-lahiriah + rohaniah (KEDUA-DUANYA)
-penting utk mengukur tahap ketamadunan sesebuah masyarakat.
“Tamadun ialah pencapaian tahap tatasusila yg tinggi dan kebudayaan yg luhur oleh sesebuah masyarakat.”
-------Syed Naquib al-Attas
>disokong oleh sarjana Barat : Richard Sullivan – mengakui bhw unsur rohaniah penting.




*Sudut maklumat*
Ibn Khaldun
Nama sebenar: Abd. Al-Rahman Ibn Muhammad
Tempat lahir: Tunisia
Identiti : Pemikir, sejarawan dan ahli sosiologi Islam
Pemiikiran : Kehidupan bertamadun=kehidupan bandar (terbentuk apabila lahir semangat assabiah / kekitaan >>wujud semangat bekerjasama dan saling membantu)
Penulisan : berasaskan pengalaman sebenar – menjadi rujukan sarjana Barat dlm bidang sosiologi, antropologi & sejarah.
Karya ulung : Muqaddimah (umran: tanah yg didiami secara tetap, berkembang & maju; hadarah: hidup di bandar- penuh dgn tatasusila,kesopanan & moral yg tinggi.)

*antropologi : study of human evolution






~考试贴示~
注意!!!
*konsep tamadun berdasarkan pandangan Islam+Barat

F4:CHP1 Kemunculan Tamadun Awal Manusia

Zaman Prasejarah
-Zaman Paleolitik
-Zaman Mesolitik
-Zaman Neolitik
-Zaman Logam
-gangsa
-besi

Zaman Paleolitik & Zaman Mesolitik
-nomad
-tepi tasik, tepi sungai, dalam gua
-kelompok keluarga / berkumpulan
-memungut hasil hutan, memburu binatang, menangkap ikan
-alat mengutamakan fungsi drpd nilai estetika atau seni (记得,以前的人不懂得艺术,所以可以用、实际最重要 - 福建话:便宜又大块)

Zaman Neolitik
-menetap
-kelompok besar: masyarakat
-cucuk tanam, ternak binatang
-alatan batu dilicinkan, pelbagai fungsi, +bahan tembikar
-pembahagian tugas(因为人多所以要分配工作嘛), pengkhususan kerja (分配好了工作,比较有空,所以可以有pengkhususan kerja,来制造更好的东西)>>melebur logam (peringkat akhir)
-makanan > keperluan >>sistem barter

Zaman Logam
a)Zaman Gangsa
b)Zaman Besi
-penggunaan alat drpd logam (terutama besi)
-mereka cipta perahu dan rumah(之前的zaman打好基础后,他们就要建自己的屋子,还有去旅行咯~)
-meneroka lautan: meningkatkan perdagangan maritim (当然赚钱很重要!所以,有了perahu就要通过海来赚钱)
-muncul petempatan besar & kota pertahanan (有钱了就扩展,可是怕坏人来,所以要防卫)
-berkembang menjadi bandar / kota
Cth: Jericho di Jordan (Afrika); Catal Huyuk di Turki.

*Sudut maklumat*
Gangsa=tembaga+timah
Zaman Logam=Zaman Gangsa+Zaman Besi
(penemuan artifak gendang gangsa dihasilkan di Dongson, Vietnam Utara)
(telah tahu mengebumikan mayat dgn iringan bekal kubur spt tembikar, makanan, alatan besi……)




~考试贴示~
虽然很少出在esei部分,不过还是提醒一下好了=3=
这题只能问ciri,所以记得答案要包括:
1)居住方式(nomad, menatap……)
2)居住对象(berkumpulan, masyarakat, kelompak besar……)
3)居住地点(tepi sungai, dalam gua……)
4)经济活动(memburu, mencucuk tanam, memungut hasil hutan, menternak binatang……)
5)活动工具(diperbuat drpd batu, kayu, logam……)

李清照《武陵春》

风住生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赏析(1)
这首《武陵春》为作者中年孀居后所作,非一般的闺情闺怨词所能比。
这首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
全词一喝三叹,语言优美,意境,有言尽而意不尽之美。

这首词继承了传统的词的作法,采用了类似后来戏曲中的代言体,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用深沉忧郁的旋律,塑造了一个孤苦凄凉环中流荡无依的才女形象。

这首词简炼含蓄,足见李清照炼字造句之功力。
其中“风住尘香花已尽”一句已达至境:
既点出此前风吹雨打、落红成阵的情景,又绘出现今雨过天晴,落花已化为尘土的韵味;
既写出了作者雨天不得出外的苦闷,又写出了她惜春自伤的感慨,真可谓意味无穷尽。

这首词由表及里,从外到内,步步深入,层层开掘,上半阕侧重于外形,下半阕多偏重于内心。
“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是描摹人物的外部动作和神态。
这里所写的“日晚倦梳头”,是另外一种心境。

这时她因金人南下,几经丧乱,志同道合的丈夫赵明诚早已逝世,自己只身流落金华,眼前所见的是一年一度的春景,睹物思人,物是人非,不禁悲从中来,感到万事皆休,无穷索寞。
因此她日高方起,懒于梳理。
“欲语泪先流”,写得鲜明而又深刻。
这里李清照写泪,先以“欲语”作为铺垫,然后让泪夺眶而出,简单五个字,下语看似平易,用意却无比精深,把那种难以控制的满腹忧愁一下子倾泻出来,感人肺腑、动人心弦。

词的下半阕着重挖掘内心感情。
她首先连用了“闻说”、“也拟”、“只恐”三组虚字,作为起伏转折的契机,一波三折,感人至深。
第一句“闻说双溪春正好”陡然一扬,词人刚刚还流泪,可是一听说金华郊外的双溪春光明媚、游人如织,她这个平日喜爱游览的人遂起出游之兴,“也拟泛轻舟”了。

“春尚好”、“泛轻舟”措词轻松,节奏明快,恰好处她表现了词人一刹那间的喜悦心情。
而“泛轻舟”之前着“也拟”二字,更显得婉曲低回,说明词人出游之兴是一时所起,并不十分强烈。
“轻舟”一词为下文的愁重作了很好的铺垫和烘托,至“只恐”以下二句,则是铺足之后来一个猛烈的跌宕,使感情显得无比深沉。
这里,上半阕所说的“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的原因,也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这首词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点是巧妙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特别是比喻。
诗歌中用比喻,是常见的现象;然而要用得新颖,却非常不易。
好的比喻往往将精神化为物质,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形象,饶有新意,各具特色。
这首词里,李清照说:“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同样是用夸张的比喻形容“愁”,但她自铸新辞,而且用得非常自然妥帖,不着痕迹。
我们说它自然妥帖,是因为它承上句“轻舟”
而来,而“轻舟”又是承“双溪”而来,寓情于景,浑然天成,构成了完整的意境。


赏析(2)
-江林昌
历来写愁之作颇多:或直抒胸臆,“驾言出游,以写我忧”(《诗·邶风·泉水》);
或巧用比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或融愁于景,“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晏殊《蝶恋花》);……
这些都饶有趣味,各具特色。
李清照的《武林春》,同样写愁,却能自铸新辞,以其委婉纤曲的艺术手法,巧妙地表达了深沉复杂的内心感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从而成为后人盛传的抒愁佳篇。

此词作于南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
当时北国沦陷,丈夫亡故,词人只身流寓浙江金华。
这首词表达的就是这种国破家亡的满腔忧愁。
词虽仅在末尾出现一个“愁”字,而“愁”实在是贯穿全篇的主题线索。
整首词写得极其含蓄委婉,又起伏变化,于“短幅中藏无数曲折”(黄了翁《蓼园词话》),充分体现了婉约词派的特色,耐人品味。

首句“风住尘香花已尽”,意不过风吹落花而已,然仔细想来,
“风住”,则在此之前曾是风狂雨骤之时,词人定被风雨锁在室内,其忧闷愁苦之情已可想而知(同时为下文“也拟泛轻舟”作伏笔)。
“尘香”,则天已转晴,落花成泥,透露出对美好景物遭受摧残的惋惜之情。
“花已尽”既补说“尘香”的原因,又将“愁”意推向更深一屋,大有“落花流水春去也”之意。
一句三折,顿挫有致。

“日晚倦梳头”,日高方起,又无心情梳发。
这看似违背常理的细节描写,正好写出了作者在国痛家恨的环境压力下那种不待明言,难以排遣的凄惨内心。
环顾四周,丈夫遗物犹在,睹物思人,念及北国故乡;
而“物是人非”,景非昔同,不禁悲从中来;
感到万事皆休,无穷落寞,故用“事事休”三字来概括。
这一切真不知从何说起,正想要说,眼泪早已扑籁而下,
“欲语泪先流”一句,已抑不住悲情喷涌而来,可谓“肠一日而九回”,凄婉动人。
词至此收缩上片,一腔愁苦高潮暂告段落。

“闻说双溪春尚好”,语气陡然而转,词人刚刚还在流泪,现在却“也拟泛轻舟”了,似乎是微露一霎喜悦,心波叠起。
然“闻说”,只从傍人处听说而已,可见自己整日独处,无以为欢;
照应了上片“风住”“日晚”两句。
“尚”、“也拟”,说明词人萌动了游春解愁的念想。
但人未成行,心绪又转:“只恐”双溪舟小,载不动那么多愁苦。
那么只有闭门负忧,独自销魂了。
上文“欲语泪先流”一句至此便点出缘由。

总起来看,整段下片,大意是说小小春游,不足以慰藉词人天大之愁。
然作者却善于通过“闻说”“也拟”“只恐”三组虚词,吞吐盘旋,翻腾挪转,“一转一深,一深一妙”(刘熙载《艺概》),把自己在特殊环境下顷刻间的微妙复杂的心理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情意婉绝,回肠荡气。

最后两句是广为传诵的名句。
“愁”本是心中之事,抽象之物,只可意会,难以捉摸。
如今作者却意想天开地将它装上小船,给人一种具体可触的立体感;
而且还怕愁太重,小船载不动,则愁又显得有重量了;
再联系前句的“轻”字,似乎还可看到这小船在重愁堆挤下被慢慢压向水面之状,从而获得了一种动态感。
其化虚为实,语意新奇,想象惊人,实在是描摹愁思的绝妙好辞。
李清照是极擅长写愁的。
除本词将愁写成有形体、重量、动态外,她还在其它词里将愁写得有长度:“如今更添一段新愁”(《凤凰台上忆吹箫》);有浓度:“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满庭芳》)等等。
这些都形象传神,韵味幽深。

《武陵春》一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兵荒马乱中人们共有的离恨别绪。
李清照将时代的悲哀用巧妙的手法融进了自己有限的艺术境界里,从而使本词具有了典型性。
因此这首词不仅获得了艺术审美价值,而且也赢得了社会审美意义。


赏析(3)
-沈祖棻
这首词是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作者避难浙江金华时所作。
当年她是五十三岁。
那时,她已处于国破家亡之中,亲爱的丈夫死了,珍藏的文物大半散失了,自己也流离异乡,无依无靠,所以词情极其悲苦。

首句写当前所见,本是风狂花尽,一片凄清,但却避免了从正面描写风之狂暴、花之狼藉,
而只用“风住尘香”四字来表明这一场小小灾难的后果,则狂风摧花,落红满地,均在其中,出笔极为蕴藉。
而且在风没有停息之时,花片纷飞,落红如雨,虽极不堪,尚有残花可见;
风住之后,花已沾泥,人践马踏,化为尘土,所余痕迹,但有尘香,则春光竟一扫而空,更无所有,就更为不堪了。
所以,“风住尘香”四字,不但含蓄,而且由于含蓄,反而扩大了容量,使人从中体会到更为丰富的感情。
次句写由于所见如彼,故所为如此。
日色已高,头犹未梳,虽与《凤凰台上忆吹箫》中“起来慵自梳头”语意全同,但那是生离之愁,这是死别之恨,深浅自别。

三、四两句,由含蓄而转为纵笔直写,点明一切悲苦,由来都是“物是人非”。
而这种“物是人非”,又决不是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变化,而是一种极为广泛的、剧烈的、带有根本性的、重大的变化,无穷的事情、无尽的痛苦,都在其中,故以“事事休”概括。
这,真是“一部十七史,从何说起”?所以正要想说,眼泪已经直流了。

前两句,含蓄;后两句,真率。
含蓄,是由于此情无处可诉;
真率,则由于虽明知无处可诉,而仍然不得不诉。
故似若相反,而实则相成。

上片既极言眼前景色之不堪、心情之凄楚,所以下片便宕开,从远处谈起。
这位女词人是最喜爱游山玩水的。
据周辉《清波杂志》所载,她在南京的时候,“每值天大雪,即顶笠、披蓑,循城远览以寻诗”。
冬天都如此,春天就可想而知了。
她既然有游览的爱好,又有需要借游览以排遣的凄楚心情,而双溪则是金华的风景区,因此自然而然有泛舟双溪的想法,这也就是《念奴娇》中所说的“多少游春意”。

但事实上,她的痛苦是太大了,哀愁是太深了,岂是泛舟一游所能消释?
所以在未游之前,就又已经预料到愁重舟轻,不能承载了。
设想既极新颖,而又真切。
下片共四句,前两句开,一转;后两句合,又一转;而以“闻说”、“也拟”、“只恐”六个虚字转折传神。
双溪春好,只不过是“闻说”;泛舟出游,也只不过是“也拟”,下面又忽出“只恐”,抹杀了上面的“也拟”。
听说了,也动念了,结果呢,还是一个人坐在家里发愁罢了。

王士稹《花草蒙拾》云:“‘载不动许多愁’与‘载取暮愁归去’、‘只载一船离恨向两州’,正可互观。‘双桨别离船,驾起一天烦恼’,不免径露矣。”
这一评论告诉我们,文思新颖,也要有个限度。
正确的东西,跨越一步,就变成错误的了;美的东西,跨越一步,就变成丑的了。
象“双桨”两句,又是“别离船”,又是“一天烦恼”,惟恐说得不清楚,矫揉造作,很不自然,因此反而难于被人接受。
所以《文心雕龙·定势篇》说:“密会者以意新得巧,苟异者以失体成怪。”
“巧”之与“怪”,相差也不过是一步而已。

李后主《虞美人》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只是以愁之多比水之多而已。

秦观《江城子》云:“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则愁已经物质化,变为可以放在江中,随水流尽的东西了。

李清照等又进一步把它搬上了船,于是愁竟有了重量,不但可随水而流,并且可以用船来载。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中的《仙吕·点绛唇缠令尾》云:“休问离愁轻重,向个马儿上驮也驮不动。”
则把愁从船上卸下,驮在马背上。

王实甫《西厢记》杂剧《正宫·端正好·收尾》云:“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又把愁从马背上卸下,装在车子上。

从这些小例子也可以看出文艺必须有所继承,同时必须有所发展的基本道理来。

这首词的整个布局也有值得注意之处。
欧阳修《采桑子》云:“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蒙蒙,垂柳栏干尽日风。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周邦彦《望江南》云:“游妓散,独自绕回堤。芳草怀烟迷水曲,密云衔雨暗城西,九陌未沾泥。桃李下,春晚未成蹊。墙外见花寻路转,柳阴行马过莺啼,无处不凄凄。”
作法相同,可以类比。
谭献《复堂词话》批欧词首句说:“扫处即生。”
这就是这三首词在布局上的共有特点。

扫即扫除之扫,生即发生之生。
从这三首的第一句看,都是在说以前一阶段情景的结束,欧、李两词是说春光已尽,周词是说佳人已散。
在未尽、未散之时,芳菲满眼,花艳掠目,当然有许多动人的情景可写,可是在已尽、已散之后,还有什么可写的呢?
这样开头,岂不是把可以写的东西都扫除了吗?
及至读下去,才知道下面又发生了另外一番情景。
欧词则写暮春时节的闲淡愁怀,周词则写独步回堤直至归去的凄凉意绪,李词则写由风住尘香而触发的物是人非的深沉痛苦。
而这些,才是作家所要表现的,也是最动人的部分,所以叫做“扫处即生”。

这好比我们去看一个多幕剧,到得晚了一点,走进剧场时,一幕很热闹的戏刚刚看了一点,就拉幕了,却不知道下面一幕内容如何,等到再看下去,才发现原来自己还是赶上了全剧中最精采的高潮部分。
任何作品所能反映的社会人生都只能是某些侧面。
抒情诗因为受着篇幅的限制,尤其如此。
这种写法,能够把省略了的部分当作背景,以反衬正文,从而出人意外地加强了正文的感染力量,所以是可取的。